撰文/张能

  电影《无名之辈》里的两名悍匪,是的确不怎么悍的,但又的确犯了非常严重的罪行。这两名悍匪还是有所收敛,只抢劫了手机店,而没有抢边上的银行。当然,按照其中一个悍匪“鸡冠头”胡广生的说法,不抢银行,不是害怕犯更重的罪,而是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大事。一上来就抢银行,走得轻浮,不够踏实。

  “卷毛头”李海根也是有所不为的。

  他几次阻止“鸡冠头”胡广生杀人,当胡广生想要帮助瘫痪女子自杀时,他说我不要做杀人犯的兄弟。由此阻止了胡广生帮助瘫痪女子自杀。

  帮助别人自杀,哪怕是出自善良的动机,在法律上也的确要定故意杀人罪的。所以,“卷毛头”李海根的朴实认识,作贼的底线,倒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为什么我们不觉得电影中这样的悍匪可恶?不只是因为这两个悍匪还有人情味,憨皮,或者本质上并不是太坏。更根本的是因为电影的黑色幽默,并不是真在讲两个有点憨的抢劫犯的犯罪故事。

  它不是一个罪案电影,不是通过一起犯罪案件揭露和探讨社会问题,关注、怜悯底层,而是把我们作为人的困境一点点撕裂开,解剖给我们自己看,而这样的困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的。

  “鸡冠头”胡广生在脚踏实地的在做一件事,但他最终面对的抢来的“成果”却是假的。

  在他心中,抢劫这件事是应该被别人认真对待的。他的原则是“我认真做这件事,你们抓我、杀我,都是我应得的”,然而别人把监控录像拍下的抢劫画面,在网上做成了鬼畜动画,把他的认真当成了笑话。

  所以,胡广生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了羞辱、消解、否定,他的脚踏实地,最终还是在别人的嘲笑中一脚踏空,落在虚无里。好比唐僧师徒历经了千辛万苦到了西天,结果阿难、迦叶说经是要拿东西交换的。以为如来会认真对待吧,结果如来也说阿难、迦叶说的是真的。

  这样一来,之前的认真付出,似乎变成了一个笑话。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然后,会转念一想,劝慰(欺骗)自己,为了将来的普度众生,终成正果,哪怕它是虚的,是假的,也是暂时的,片段的,是在为“真的事业”付出的代价、牺牲。

  然而,这个心灵上的困境,恐怕永远不会消失,会一直困扰在心中。它让人怀疑人生中,是否真的存在值得认真对待的永恒价值;让人怀疑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定,其实是会屈从于压力,作出识时务的无原则退让,最终一点点放弃自己的人格?同时又搬出崇高的借口安慰自己?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讲底层的人如何屈从于生存的压力,从弱小卑微,挣扎着堕入违法犯罪深渊,而是讲人无往不在枷锁中,但应该坚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是单讲无名之辈的生存困境,而是讲人的普遍的心灵困境。

  法律的惩罚是对犯罪者人格的尊重,一层意思是应该罚当其罪,罪刑相当,另一层意思是说,无论惩罚,还是救助,都应把人当作人对待,把人当作目的,而非工具。二者本质上都是讲对人的人格的尊重,哪怕是对一个犯罪的人。

  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有一部电影《杀人犯日记》,讲一个杀人犯在监狱中,灵魂得到救赎的故事。在不把他当人看待、侮辱他的众多狱警中,有一位犹太狱警很特别,不在乎自己同事的眼光,把这个杀人犯当人看待,信任他,尊重他,甚至在进监房检查的时候,故意把警棍放在一边,而不担心会被拿来作为攻击自己的武器。最终,在法庭上,这名杀人犯惭愧了,他自求死刑,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应得的。

  如果人格尚存,就算是无名之辈,也总会被一些人记在心里,哪怕对方也是无名之辈,但互相却是重要的、珍贵的。别人不在乎,当笑话,又有什么要紧?

  如果人格丢弃了,丧失了底线,就算把名字刻在石头上,万人举手颂扬,又有什么意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