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手機裏還沒個點外賣的App呢!因爲大多數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外賣。

很多外賣是工業化生產出來的食材包也是公認的祕密。像超市、便利店也會賣這種便當。

並不是現炒,而是真空食材包

配好後直接放在微波爐中加熱

這種真空包裝的食材包雖然可能會讓不知情的人感覺心理有點難以接受,但食物質量只要是符合相關標準、外賣店乾淨衛生也沒什麼好指責的。

然而,最近曝光了一個安徽「槓崗香」生產商所製作的食材包卻“髒”的讓人作嘔。

01

他們所加工的肉,“都是便宜貨,正常的多貴啊”,一屯就是十幾噸☟

如此大量的食材,肯定一時間喫不完。那就凍着唄,要用了再去味。放1年的排骨粒味道更「香濃」。

不僅如此,考慮到牛肉太小,還會在裏面貼心地注射「大豆蛋白」。雖然注射完都沒法喫了,但是放進外賣盒之後,應該看起來都很好喫☟

食材都統一被放在一個據說「有零下7、8度」的冷藏庫裏。

但實際上夏天一到,裏面熱得人都進不去,食物是否會變質各位品一品☟

員工們對待食材的方式,也讓人看得揪心。他們甚至不會喫自己生產的食物☟

視頻裏面還有個細節,拍到了一張外賣單子,喫這些東西的,還有孕婦。

諷刺的是,這張備註裏面還寫着「孕婦喫乾淨一點」☟

這些廉價食材包,從食材放置到加工出成品,每一環可都「乾淨」得「要人命」啊!

黑心的商家可不管,他們只在乎「日產40萬份」、「一個月華東銷量1000多萬」☟

02

相信這樣的生產廠家不止一家,食品安全問題從來都是犯之又犯。

加上外賣這個行業,因爲講究“速成”,很多無良或者沒證的餐飲、作坊也加入其中,使得外賣質量參差不齊。

某外賣加盟店的宣傳

這次的事件曝光後,以後就不喫外賣了嗎?

米喜君知道,不喫外賣真的太難。

如果我們不選擇外賣,我們又能喫什麼?

在城市奮鬥的我們,好好回憶下,在前外賣時代,我們喫的是什麼?

“便當”類的外賣是常見的工業化製作出來的

從黑心商家主要的“客戶”都是學生、白領可以看出,這些人羣由於時間和精力的問題,哪裏離得開外賣?現在呼籲大家少喫外賣,真的不現實。

03

有人說:我都喫外賣了,還在乎健康不健康?

米喜君就想說說,如果實在沒時間自己開火,點外賣時我們如何多個心眼來篩選出儘可能乾淨、健康的外賣。

選品牌

我們基本可以達成這個共識:大品牌餐飲店的外賣會好一些,起碼衛生狀況和食物品質都相對有保障。

而小作坊圖快,沒有大衆監督,可以沒廚師甚至沒店鋪,衛生實在沒法保障。

看種類

外賣也要講究營養搭配,最好蛋白質(肉類/雞蛋/乳製品)、碳水化合物(米飯類)、維生素(蔬菜類)、膳食纖維(粗糧、蔬菜)、礦物質都要有,不能只點一種。

比如點麪食外賣,澱粉多,維生素不足,記得多加一份蔬菜。或者加一份粗糧。紅肉不是不能喫,也最好不喫太多。

另外,便當、粥,甚至炒飯是食材包的重災區,如果無法接受食材包類的外賣,可以避開這幾類。

選烹飪

比起油炸煎炒,白灼、清蒸、燜燒、燉煮的菜餚油鹽都會比較少。習慣喫重油重鹽的可以逐漸改掉這個飲食習慣。

自己搭配

經常喫外賣,總會缺點營養素。缺失的那部分,自己來搭配!

你可以在家或在公司囤一些堅果、酸奶、牛奶、水果等。還可以選購一些補充劑補充缺失的營養素。

最後,米喜君想說,餐飲這個行業縱然曝光出種種不規範,也依然有堅持做良心餐飲的企業或個人。

但這次的曝光也提醒我們,在外面喫飯真的要長個心眼。有條件自己帶飯的還是自己帶飯吧。

更多精彩,來公衆號找我們呀

微信ID:medishare

米喜健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