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上午,47歲的換心患者許先生(化姓)經過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心臟移植團隊近半個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後康復出院。去年12月28日,經系統分配,在海醫二院住院等待了4個月的許先生終於等來了供體心臟。

本報訊 “心臟搏動有力,各項生命指標符合出院指徵,可以回家繼續休養了。”昨日上午,47歲的換心患者許先生(化姓)經過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心臟移植團隊近半個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後康復出院。在許先生胸腔中跳動的新心臟來自廣州。這次心臟移植手術是我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在辦理出院手續時,許先生不禁向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小 豎起大拇指。

《驚心動魄6小時 47歲男子重獲心生》追蹤|我省首例“換心”患者康復出院

許先生(中)昨日康復出院

  我省首例心臟移植患者昨日出院

  47歲的許先生是萬寧人。12年前,他被確診爲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並中度狹窄。許先生於當年接受手術。然而,許先生術後仍反覆胸悶氣促,心臟進行性擴大,心臟收縮功能持續下降,反覆心功能衰竭,多次住院治療。心衰最嚴重時,甚至不能下牀行走。許先生去年8月到海醫二院檢查發現,自己患上了終末期心臟疾病,隨時都有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只有做心臟移植。去年12月28日,經系統分配,在海醫二院住院等待了4個月的許先生終於等來了供體心臟。當天,該院迅速啓動心臟移植相關程序,多個學科配合完成了“復活心臟”的手術,許先生的新心臟開始有節奏地自動復跳。

  “入院時我走路、喫飯都沒力氣,氣都喘不過來,心臟移植手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我已經可以自由行走了,每天下樓去溜達幾圈,狀態很好,喫好睡好,這在半個多月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也意味着我重獲新生。”許先生說,現在將出院回家過年了,心裏很高興,非常感謝海醫二院的醫護人員和捐獻供體的那家人。

  術後,許先生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順利闖過“大出血”“低心排綜合症”“感染”和“排異”等關鍵環節,身體各項機能開始迅速恢復,並康復出院。

  心臟移植後病人要渡過“四道關”

  據悉,海醫二院是海南省唯一一家擁有全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該手術的成功,不僅標誌着海南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和多學科聯合診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也表明海南在終末期心臟疾病或重度心臟創傷的治療保障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更多的心臟終末期患者將受益。

  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小啟說,“換心”成功後,並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術後的長期服藥和定期檢查也至關重要。海醫二院院長王毅教授介紹,心臟移植後一般要過“四道關”,第一道是“出血關”。心臟移植後,爲防止血栓形成,一般都要使用抗凝劑,而心臟移植吻合血管及吻合口徑大小不同而易出現漏血,重則心包填塞,危及生命。第二道爲“低心排綜合症”,其發生主要與心臟保護有關。第三道就是“排斥關”。由於供體是外來的,自身免疫系統會天然排斥,這時就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第四道就是“感染關”,由於免疫抑藥物的應用,患者抗感染能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因此需要在生活中格外小心,避免感染。(海南特區報記者 鍾起的 通訊員 譚瑩 丘虎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