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一大類嚴重疾病,不僅危害整個血液和免疫系統,還會影響全身各系統。白血病與實體腫瘤不同,不是生長在局部的贅生物,而是全身播散,可能侵犯各系統、器官和組織的惡性血液病。

根據白血病細胞的分化成熟程度,白血病可分爲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白血病的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早階段,多爲原始細胞及早期幼稚細胞和成熟細胞,病情發展迅速,自然病程僅數月。

慢性白血病的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晚階段,多爲較成熟幼稚細胞和成熟細胞,病情發展慢,自然病程爲數年。

根據主要受累的細胞系列可將急性白血病分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急淋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急非淋白血病, ANLL)。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還可分成L1,L2,L3三種亞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則分爲M0,M1,M2,M3,M4,M5,M6,M7八種亞型。

慢性白血病分爲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白血病, CM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慢淋白血病, CLL)及少見的多毛細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細胞白血病(PLL)等。

由於白血病亞型不同,診斷標準也有不同,治療方案及預後亦不盡相同。因此應根據白血病細胞的形態學,免疫學和細胞遺傳學特點進一步作出分型診斷和亞型診斷。

我國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見(約5.5:1),其中急非淋白血病最多(1.62/10萬),其次爲急淋白血病(0.69/10萬),慢粒白血病(0.36/10萬),慢淋白血病少見(0.05/10萬)。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1.81:1)。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以急粒白血病最多見。兒童中以急淋白血病較多見。

慢粒白血病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逐漸升高。慢淋白血病發病在50歲以後,才明顯增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