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進一步推動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發展,交流和分享各院工作經驗,確保全省正在開展的“三個專項”活動百日攻堅戰取得實效,11月16日,省檢察院在雞西召開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

多形式交流“二次供水”辦案經驗

會前,參會人員參觀了雞西市檢察院辦理“二次供水”污染案件中的兩處居民區二次加壓供水泵站:一處是經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後已經整改達標並頒發全市首例許可證的供水泵站;另一處是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後尚未整改的供水泵站。參觀現場,參會人員更直觀地感受到辦理“二次供水”污染公益訴訟案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會上,雞西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高秀運向參會人員介紹了雞西市自然情況,並通過公益訴訟工作專題片的形式,全面呈現了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雞西市院的辦案經驗和取得效果。

雞西市檢察院“二次供水”專案組組長任鳳霞,全面介紹了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百日攻堅戰以來,雞西市院將“水源地保護”領域攻堅重點確定爲城市二次供水衛生安全,查辦了33件二次供水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經驗做法。

同時,會上還將辦理此類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辦案步驟、注意事項等整理成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材料印發給與會人員。

對“二次供水”小專項活動進行部署

會上,省院民行處副處長劉欣對全省檢察機關開展“二次供水”小專項活動進行了部署。明確從11月19日起,在全省開展爲期一個半月的小會戰。劉欣在部署要求:一要加大辦案力度。各地要抓緊部署,全面推進,力爭每個基層院在年底前辦理1件二次供水案件,有效保障民生民利。二要確保案件質效。一方面要找準二次供水監督的主體,各地要結合編辦文件和權利清單確定本地區的“二次供水”監管主體;另一方面要重視調查取證,二次供水的污染點主要是水泵、水池、水箱的衛生安全和無證經營等,辦案單位要在摸清底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拍照、錄像等調查手段固定好違法違規情況的證據。三要增強檢察建議的剛性。各地要按照省院下發的《關於檢察建議宣告、公告的規定》將符合條件的訴前檢察建議進行宣告公告。

此外,劉欣副處長還結合今年1至10月全省公益訴訟工作中存在的部分案件質量不高、訴訟案件較少等問題,提出了四點整治要求:一要嚴把案件質量關,處理好案件數量和質量的關係;二要加強檢察建議的跟蹤問效,加大訴訟案件的辦理力度;三要立足區域特點,找準監督點和發力點,突出工作重點,提升案件影響力;四要加大宣傳,及時梳理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宣傳本地區亮點工作和辦案成效。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張中華對專項工作提出要求

張中華指出,針對公益訴訟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要突出四個“新”。公益訴訟工作要在滿足人民新需要上有“新觀念”;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上有“新觀念”;在強化法律監督方面有“新辦法”;在破解檢察業務不平衡上有“新動作”。

張中華強調,民行工作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要處理好高政治站位與實在工作措施相結合的關係;要處理好傳統業務與新業務的關係;要處理好辦案數量和辦案質量的關係;要通過積極溝通獲得外部的理解和支持,處理好檢察機關與相關單位的關係。

張中華要求,公益訴訟工作要把握好七個方面的問題。要勇於探索公益訴訟“等”外案件的監督,只要對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侵害可以探索辦理,並層報省院審查備案;要積極建立信息庫,並從中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要發現和經營好案件線索,寬視野、多視角、多渠道獲取案件線索;要充分發揮典型案件作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要用專項帶動全部工作,各地可以結合本地特點,找好切入點,開展小專項,形成模版,層報省院,在全省推廣;要充分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集中力量辦理典型案件;要探索針對行政機關不採納檢察建議問題提級監督模式。

張中華提出,可以探索開展行政違法行爲監督工作。針對行政機關的行政違法行爲,檢察機關可以制發檢察工作建議,爲未來立法提供司法素材,但是要把握檢察建議的質量和監督的事項,要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認可和羣衆的認同。

省檢察院民行處副處長劉洋主持會議,並就如何貫徹落實此會會議精神提出三點貫徹落實意見:一要將會議精神傳達到位,認真組織學習;二要將工作落實到位,制定可行方案,加大案件辦理力度;三要加強對各基層院的督導,及時上報工作成效。

各市分檢察院民行部門負責人,雞西市檢察院民行處和公益訴訟辦案組成員及雞西各基層院主管公益訴訟工作的副檢察長和公益訴訟辦案組負責同志近70人蔘加了會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