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

中華文化中,女子十五歲及笄,要說變化也是十五左右變化大,怎麼就是十八了呢?

所以,這裏的“十八”,指代的一定不是年齡。

既然不是年齡的十八,會不會是指十八個方面的變化?

仔細推敲一下,發現這種說法漏洞更多。

女孩子從幼年到成年,身上的變化,何止十八個?

那麼,“女大十八變”的說法,指的究竟是什麼,這句話又是出自哪裏呢?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中有這麼段記載:

幽州譚空和尚。有尼欲開堂說法。

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

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又作麼生”。

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尼曰:“得也是野狐精。師乃打趁。寶壽和尚問。除卻中上二根人來時師兄作麼生變”。

師曰:“汝適來舉早錯也。”

壽曰:“師兄也不得無過。”

師曰:“汝卻與我作師兄,壽側掌雲。遮老賊”。

我們用白話文把這段話的核心意思解釋一下:

有一女尼想開堂說法,就去問師父,師父答道:“尼女家不能開堂。”

女尼反問道:“龍女八歲成佛,說明女子也能參悟佛法,立地成佛,此事又怎講?”

師父說:“龍女有十八變,你與老僧試着變變看。”

瞧,女尼說,龍女是有十八變的

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有提到過龍女,故事是這樣的:文殊師利菩薩去龍宮教化衆生,回來後去參加法會,遇見智積菩薩。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仁者!您到龍宮去有何事?”

文殊師利菩薩說:“我在海中宣說妙法蓮華經。”

智積菩薩聽了,心生疑問,就問:“妙法蓮華經是一部甚深微妙的經,是諸經中的寶貝,世上所稀有。若有衆生聽此經,能勤奮精進努力修行,是不是可以很快就成佛了呢?”

文殊師利答:“娑竭羅龍王的女兒,才八歲,但有智慧利根。她能知道衆生前因後果,她得到十種陀羅尼的法……能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菩薩提出龍女速成菩提之事,讓智積菩薩更生疑惑。他不信龍女能在一剎那之間就立地成佛。

說話間,龍女忽然現身在法會中,恭敬頂禮諸佛菩薩。

舍利弗尊者也不信龍女能即刻成佛。

這時,龍女把價值超越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珠獻給佛祖,供養佛,佛即刻接受了。

龍女對智積菩薩與舍利弗尊者說:“我呈獻這顆寶珠給佛,佛已接受了,你們說此事發生得快不快?”

他們說:“很快。”

龍女說:“以你們的神力來觀察我成佛,比剛纔我供養世尊還要快。”

說罷,龍女疾速變爲男子,具菩薩行,坐蓮花座,成等正覺,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在南方無垢世界廣說妙法。

由此可見,龍女有十八變,指代的並不是具體的十八種變化,而是無數種變化

類似日常生活中衆多含有“十八”的詞語也沒有具體數量指代之意。

如酒有“十八里紅”;

地方有“十八灘”“十八盤”;

佛教中則有“十八羅漢”“十八層地獄”;

人物有“十八娘”“十八姨”,音樂有“胡笳十八拍”;

俗語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等等。

在中國古代,《易經》有“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

另外,在中國數字文化裏,“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數。而“以三爲全”的觀念早就出現在中國文化史述中。

《史記》載“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太玄經》有“三,終也,數之極也。”

可見,“三”雖然是最小的數單元,表達的卻是最低限度的多。而“三”的倍數“九”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

《鶴林玉露》有“數窮於九,九者究也”,《字彙》釋“九,同糾”,即集合之意。“數”自從古代就被賦予濃厚的文化意義,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雙重功能。

所以說,“女大十八變”並不指她們真的有十八樣變化,而是說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變化太快、太大,身體上的、心理上的、相貌上的,總之是往成熟了變,大多是用來誇讚女孩越變越美麗之意。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本文部分圖片整理自網絡,無法覈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