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最重要的三條生存指南:

第一條

.

.

.

珍愛生命,遠離Teenager

第二條

.

.

.

珍愛生命,遠離Teenager

第三條

.

.

.

珍愛生命,遠離Teenager

沒錯,在澳洲,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管在任何地方,如果看到一羣來勢洶洶的Teenager, 請與他們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然而,有時候就算你再小心,繞着他們走,也無法阻擋他們衝到你家裏、店裏打砸搶。

就在本月中旬,位於Mandurah附近Greenfields的一家華人店,遭到三位手持武器的少年進店搶劫....

據報道,當時三名身穿深色衣服的少年衝進店裏,與店員遭遇後用武器重傷兩名華人女子

其中一名蒙面男子衝到櫃檯前,將當時正站在櫃檯前的一名華人女子用利斧砍中面部

歹徒試圖再次砍受傷女子,由於受傷女子求生本能後退,才躲過了二次傷害。同時,蒙面男子也用斧子頓面擊中櫃檯後店員的肩部。

據報道,這位華人女同胞面部遭到嚴重的砍傷,傷口幾乎劃過整個面部,面骨嚴重損傷,部分塌陷。

兩名華人女子受傷後馬上從後門逃走。歹徒跳上櫃臺,搶走櫃檯上的香菸。

小編看到這裏不禁一陣發懵:這幫暴徒鬧這麼打陣仗就是爲了搶幾包煙?

經過搶救,雖然該名女同胞已脫離危險出院,但面部造成的傷勢還需要後去修復及整容手術等長期的醫療過程。親人朋友爲此痛心不已。

案發不久後,警察在距離案發地點不遠的草叢中找到了肇事少年。目前,其中兩名已經被警方拘留。

不論結果如何,這件事對受害人及家人來說都是一場悲劇。而這場悲劇的起因,我們看起來卻是如此荒唐。

據澳洲犯罪研究院AIC最新統計,澳洲10到19歲的青少年人口只佔總人口的14%,但他們的犯罪人數卻佔25%。而且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在逐步向低齡化演進。最常見的青少年犯罪類型就是盜竊,意外傷害,販毒和性侵。

爲什麼澳洲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

家庭因素

澳洲的離婚率在近10年內都在不斷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數以萬計的青少年面臨着經歷父母離婚,變成單親家庭甚至是孤兒的問題。

由於正值青春期,家庭的創傷一定程度上會引起青少年的反抗和叛逆心理。

許多人選擇酗酒甚至是嗑藥來忘記家裏的不幸。

據統計,澳洲有1/10的青少年在酗酒,1/7的高中生在吸大麻。在酗酒和嗑藥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犯罪率也自然不斷攀升,最多的當屬暴力事件了。

心理問題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體成長的同時,更需要的是心理成長。這段時期他們渴望得到更多關注和認同,其中有些人就通過酗酒,酒駕和嗑藥來“趕時髦”或標榜個性。

襲警這樣的事對這些人而言就像“試膽大會”一樣。悉尼音樂節一個15歲女孩嗑藥過量差點致命。

可怕的是,這些問題少年的父母在家教管理方面都是放養狀態,很少有人去教育他們,然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犯罪次數越來越多。

更有甚者加入到當地幫派中

澳大利亞的黑幫幫派主要以種族爲基礎進行組建。

除此以外,比較有名的就是起源於南澳,壯大與悉尼的各路“飛車黨”,他們都有些種族主義和納粹主義傾向。

現在最爲活躍的當屬“地獄天使”這樣的國際集團。

2006年組織頭目在悉尼被槍殺,葬禮當天數百個幫派成員架摩托車爲其送行

而青少年容易衝動又心智不成熟,這就成爲了幫派招攬的主要對象,移民青少年更是其中的香餑餑。

政府不管嗎?

雖然澳洲有專門設立青少年司法部來進行少年犯的管教,而且規定了10歲以上犯法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然而不滿21歲的罪犯大多可以通過社區勞動,用公益性勞動代替服刑。但少管所的生活有時也不好過,會出現獄警虐囚的事件。

這時候輿論都會站在孩子這邊,社會對他們也持保護態度。

說了半天,我們如何解決澳洲青少年問題呢?似乎沒有太好的答案,我也很絕望啊。只能再次奉勸大家:

珍愛生命,遠離Teenagers

祝本次事件中的受害人早日康復

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早日走出本次事件的陰影

也希望西澳的華人朋友出入平安

聖誕節新年期間Party無數

額外小心集體酗酒的Teenagers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趕快把我們設爲“星標”吧

精彩內容

馬蓉、陳思誠再上熱搜!馬蓉深夜連發9條微博,控訴王寶強賊喊捉賊,並回應“沒有出軌”!網友:最大的贏家是陳思誠!

•《3位中國大媽爲爭大爺大打出手,掄起椅子互毆,在宜家上演武打片!然而,一旁的大爺只是靜靜地看着...》

恐襲剛過,華人遭挖苦!澳洲網紅視頻諷刺:“冷漠貪婪!只顧拍照不挺身而出!”這個鍋,我們不背!

•《中國女白領哭訴:“來澳洲卻被關進看守所,受盡非人折磨!”

最新!ISIS宣稱對昨日澳洲恐襲負責!兇手爲索馬里難民,老婆前夜神祕失蹤!親弟捲入射殺悉尼華裔警官案!危機中的他們讓人淚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