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輕卡市場需求趨低,但江淮輕卡一直以穩增長的銷量業績位列行業前三甲,2018年前10月銷量達16.5萬輛,市場份額10.8%,在輕卡市場排名第二;同時還將迎來一個重要歷史時刻――江淮第300萬輛輕卡下線,成爲行業內爲數不多累計產量過300萬輛的輕卡企業。

  這些突出業績源於江淮輕卡緊貼市場推新品外,也源自其強大的服務體系。

  

  構建“五星服務”體系

  早在五年前,在2013年武漢商用車展上,江淮輕型車正式啓動“五星服務 全程呵護”服務品牌,核心價值詮釋爲“更快捷、更專業、更超值、更全面、更貼心”,立志要樹立起中國商用車行業服務新標杆。

  

  五年光陰稍縱即逝。在如今,江淮輕型車售後服務體系的建設卓有成效。“2018年1月將各營銷公司服務人員整合進入服務部,目前輕卡客戶服務部劃分市場服務業務、技術支持業務、站務管理業務三個科室,並在全國正式設置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東南、華東、魯豫、西南九個服務中心,處理市場服務業務。”

  江淮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下稱:江淮輕型車)總經理助理魯羣表示,目前,江淮輕型車服務體系被評爲國家級四星級售後服務體系。

  

  除了整合業務外,江淮輕型車進一步將服務流程標準化。“2017年,我們完成《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售後服務手冊》編制工作,相當於讓每個服務人員有了標準作業書;2018年策劃實施站長認證培訓,對服務站運營管理、服務DOS標準、客戶滿意度、安全管理、客戶談判、法律法規等課程上進行培訓、認證,目前已完成對輕型車近90家中心站站長的認證培訓。”魯羣介紹。

  此外,江淮輕型車合理佈局了服務網絡。“在全國服務網絡的規劃佈局上,我們堅持營銷服務一體化,推進服務中心站建設,開拓邊遠區域服務網點。”魯羣說,截止目前,輕型車服務網絡1000餘家,完成中心站建設77家,在建26家。通過中心站區域示範、管理和二網輻射,帶動周邊服務提升和技術支持。

  以四個關鍵來運轉體系

  一個體系的完善運行需要諸多因素來支撐,江淮輕型車是運用哪些手段來運轉售後服務體系的?

  魯羣告訴方得網,在售後服務管理體系中,他們從四個方面來確保服務質量。“一是細化服務基礎工作,加大誠信經營管控力度;二是強化維修能力建設,拓寬服務人才培養機制;三是不斷提升備件服務保障能力;四是加大服務投入,全力支持終端建設。

  在細化服務基礎工作方面,江淮輕型車持續推動“4個24小時”服務保障服務,全面推動24小時救援服務。“‘4個24小時’服務是指四個要求:一、24小時爲客戶服務;二、來人、來電24小時內處理反饋;三、客戶救援24小時內到達現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通過公司400客服系統對客戶救援實時跟蹤,0.5小時內落實客戶救援響應,做好服務準備;發達區域2小時內到達現場);四、緊急調件24小時內得到落實。”魯羣表示,在細分服務上,公司還對誠信經營類投訴實施零容忍,加大誠信經營管控力度,“2018年誠信經營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投訴同比下降近90%”。

  在強化維修能力建設方面,重點則在拓寬服務人才培養機制。“我們每年會針對服務站人員舉辦‘服務技能大賽’,通過多種獎勵政策來提升服務站的維修技能水平。”魯羣表示,除開展服務站的技能大賽外,他們還設立“服務人才培養工程”,在公司內組建起“以服務大師-服務專家-服務能手爲核心”的服務技能人才隊伍。

  在備件服務保障能力方面,其近年不斷提升。“截止三季度末,備件庫存品種數34346項,同比上升2.35%;備件市場一次滿足率達90.48%,最終滿足率99.07%,同環比雙增長;緊急訂單72小時滿足率達到100%,有效、快速的滿足了客戶需求。”魯羣透露,三季度,市場純正備件使用率接近90%,反映出江淮純正備件品牌推進工作見效。

  

  爲了完善服務體系,江淮輕型車不斷加大服務投入,全力支持終端建設。在整車的質保上,江淮全面對標各系競品,力求整車零部件質保全面超越競品。“例如在高端品系上,我們對比了江淮帥鈴與主要競品在195個主要零部件質保政策,其中帥鈴質保時間佔優的零部件66項;帥鈴質保里程佔優的零部件88項。”魯羣介紹。

  俗話說,“第一臺車是銷售賣出去的,第二臺車是靠服務贏來的”。可以說,江淮輕卡之所以能在市場上戰勝很多競爭對手,也在於其售後服務的強大性,而其售後服務的戰鬥力則來自於體系的力量。

  (責任編輯:魏美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