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鑑定 •辨真假

收藏古董藝術品交流 ┃ 收藏領域最權威的平臺

說到最會玩兒的是什麼人?大磊子覺得一定是百十年前的滿清遺老遺少,他們有錢有閒,整天琢磨的就是一件事兒——玩兒!

爲什麼玩兒?不就是爲了旁人的一句:您這個絕了!

“貝勒爺手中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

以玩兒鳥爲例,旁人羨慕的不僅僅他養的鳥,更多的是籠子!

清中期,隨着政局的穩定,國家日益富足,文化藝術繁榮,各種禽鳥犬類的豢養就成爲滿清貴族家庭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

在這種富足的經濟文化背景下,籠養一些禽鳥自然也就成爲滿清紈絝子弟的真實寫照。

大葉黃花梨福祿壽喜財鳥籠

當時,清宮造辦處組織全國的能工巧匠專門爲宮中製作鳥籠,其藝術品質達到了很高水平,在清乾隆帝時即已達鼎盛時期。

宮裏火了,自然最先效仿的是京城內的文人、士大夫,至此,養鳥玩籠之風也愈演愈烈。

玳瑁鳥籠

鳥籠是觀賞鳥進行活動與棲息的主要環境,因此對鳥籠的形狀、結構及工藝有所要求,使之既適合鳥的活動,又細緻美觀。

鳥籠可選用竹、木或金屬絲之類的材料製作,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方形、扁形、半圓形、房式、腰鼓形等。

我國的鳥籠素以選材考究、做工精細,既適用又美觀而著稱。

清同治 竹雕鳥籠

“鳥籠雖小,五臟俱全”

鳥籠對於愛鳥之人來說是掌中之寶,可謂講究至極。

鳥籠的頂部稱籠頂,籠頂配籠鉤,籠鉤的品種很多,有金鉤、銀鉤、銅鉤、象牙鉤、牛角鉤、玉鉤等,也有文鉤、武鉤之分,文鉤以陽刻名人詩詞爲主,武鉤則以高浮雕盤龍飾其鉤身。

掐絲琺琅花卉紋鳥籠

鳥籠中的配食缸,品種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紅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藍缸、犀牛角缸等。

底部稱底座或底盤,因底座竹片較寬,如雕刻圖案,大都在底座上。

清 象牙雕福壽紋鳥籠

爲適應不同鳥的生活習性,觀賞籠按鳥的種類大致分爲食穀類和食蟲類兩類。

食穀類鳥籠有金絲雀籠、黃雀籠、文鳥籠、百靈籠、繡眼籠等;

食蟲類鳥籠有畫眉籠、點頦籠、八哥籠等。

此外,還有適合飼養鸚鵡的虎皮鸚鵡籠和各種棲架等。

清中期 朱漆泥金亭式鳥籠

選擇鳥籠時,籠的大小和形狀應與所飼養鳥的種類和大小相適應,即以適於所飼養鳥的生活和方便管理爲原則。

一般體形較大的鳥選用高大但條較密的籠,以免損壞尾羽。

百靈鳥等雖然體形較小,但有高飛鳴唱的習性,最好用特製的高籠。

一般小鳥用條較密的小籠即可。

鸚鵡、交嘴雀等體型較大;嘴型特殊的鳥,要用金屬籠或鳥架飼養。

清中期 竹製四方鳥籠

近年來,隨着收藏與傳統文化的熱潮,鳥籠的收藏價值也大大提升,一張製作精良、選材考究的鳥籠往往成交價值不菲。

人們欣賞的不單單是鳥籠的工藝性,還有融入其中的那種難捨難分的京味兒。

清 紫檀雕錦文鳥籠

養鳥可以說是老北京人的一大愛好,有的甚至喜歡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爲自己養的鳥學了一句髒口就活活氣死的也不是沒有。

老舍先生《茶館》裏描寫的松二爺,無兒無女,又沒力氣,只會寫寫算算,在那樣的亂世,可以說他那隻黃鳥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直到最後大清國倒臺,皇上被趕出宮,旗人斷了錢糧,松二爺落魄了,但還是不能委屈了自己那隻黃鳥,松二爺有句經典臺詞想必大家都還記得:

“我餓着不能叫鳥餓着。”

雖說松二爺只是老舍先生筆下的一個人物,但是藝術是源於生活的。

穹頂式黑漆竹製嵌寶石鳥籠 帶象牙配件

如今,北京新土豪的定義就是“提籠掛鳥、佛裏佛氣”。

不但養鳥、玩鳥的人多了,收藏鳥籠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爲鳥籠的選材、製作工藝十分複雜,每張鳥籠的製作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一些名家制作的鳥籠更是極難仿製。

收藏鳥籠,看起來是玩,但實際上就演變成了一種民俗文化的積累和傳承!

中國四大名籠

北籠

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一帶。影響範圍較大。

以靛籠,百靈籠,平頂畫眉籠爲主要代表。

特點簡潔大方,大氣點,有一定動感,對鉤,板蓋和頂棚等相應配件比較講究。因此也帶出了相應產業鏈,也造出了很多此行業的大師。

南籠

主要是上海,江淅一帶。

影響整個江南地區,特別是繡眼籠對北方影響更大。

以繡眼籠,畫眉籠,黃騰籠爲主要代表。

特點是細膩,小巧,裝飾到位,配置分寸嚴格,給人以清新之美。特別是繡眼籠很有蘇繡味道。

人們把廣籠中的波籠,川籠中的高柱繡眼籠,和南籠的繡眼籠並稱爲繡眼三大名籠。 青柯鳥籠屬於南籠

廣籠

主要是廣州,香港,柳州一帶。影響至臺灣和東南亞。

以畫眉籠,波籠,四喜籠,太子籠爲主要代表。

特點是壯碩,華麗,實用。工藝也很到位。特別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此一時期香港製籠師傅爲廣籠的發揚光大作出了很大貢獻。也爲廣籠走出國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川籠

主要是四川,重慶一帶。影響至雲貴。

以畫眉籠,繡眼籠,百靈籠,瓜兒皮籠爲主要代表。

特點是簡潔,樸素,含蓄,充分利用材料顏色呈現古典美。

在此四大籠基礎上還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籠,值得一提是漳州籠,桂林籠,凱里籠,雲南金竹籠等等。

但因其影響範圍較小,大多是從四大籠分流派生而自成一格的。

鳥籠、籠鳥本來就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製造藝術與人文結合的東西,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風格,品味千般,各見專長,是中國傳統人文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養鳥要看各地方的習慣,不能說哪種籠好哪種籠差,只要你認爲實用就行。

我國的畫眉籠分爲養籠和收藏籠兩種;

養籠較爲普及,很多養鳥人多用,收藏籠較爲昂貴,不易普及只有少數人收藏。

— THE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