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居士我解釋了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書名的含義,這是一個佛教術語,指的是佛教傳說中八種神奇的有情衆生。《天龍八部》的核心思想正是佛學,金庸用“天龍八部”來指代書中的種種人物,他們雖然武功高強,神通廣大,但因妄想執著在紅塵中苦苦掙扎,就如天龍八部一樣。

《天龍八部》的主角是蕭峯、虛竹和段譽,人稱“天龍三兄弟”。蕭峯是金庸筆下第一戰神,沒有人能在他的BGM中戰勝他,但是命運坎坷,最終爲拯救天下蒼生而自殺;虛竹與段譽人稱“二掛”,兩人都是稀裏糊塗地學到了一身震古爍今的武學,最終抱得美人歸,堪稱人生贏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天龍三兄弟在小說中分別對應着一個與他們命運糾纏的相反人物,並最終在少室山上爆發了一場宿命之戰。

蕭峯對應的是遊坦之。兩人的名字就是相反的:山峯當然是不平坦的。

遊坦之雖以“坦”爲名,但他的一生卻非常崎嶇。他本是個普通平庸的富家子弟,蕭峯大鬧聚賢莊,遊坦之的父親遊駒自殺,母親撞柱殉夫,遊坦之從此孤苦伶仃,一心要找蕭峯報仇。

蕭峯也是身負殺父之仇,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是誰,他四處尋找仇人,除了讓自己變成中原人士口中的“契丹惡賊”外,一無所獲。遊坦之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是誰,卻因爲武藝低微而無法報仇。這是第一個相反之處。

當年阿朱在少林寺偷了《易筋經》,後來將其送給蕭峯,蕭峯本想修煉此經,卻因爲經書是由梵文寫成,因此無奈放棄。不料後來蕭峯不小心遺落了《易筋經》,被遊坦之拾到。他又在機緣巧合下打溼了經書,使書上現出圖形,因此練成了《易筋經》。這是第二個相反之處。

遊坦之一直愛慕阿紫,但阿紫連正眼都不瞧他一下。而阿紫愛的正是姐夫蕭峯,但蕭峯心中只有阿朱。這是第三個相反之處。

蕭峯本是丐幫幫主,卻因爲自己的契丹人身份,被逐出了丐幫。後來遊坦之卻陰差陽錯當上了丐幫幫主。少室山上相會時,蕭峯已非丐幫中人,但是他的絕技正是丐幫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遊坦之雖是幫主,卻不會丐幫這兩種至高武學。這是第四個相反之處。有趣的是,兩人當幫主之時,用的都不是本名。

蕭峯英雄蓋世,仁義過人。遊坦之卻因爲缺乏家教,沒有是非善惡觀念。蕭峯的武功剛猛,遊坦之的武功陰毒。這是第五個相反之處。

虛竹對應的是丁春秋。

虛竹步入武林,正是因爲丁春秋。當年丁春秋將自己的師父無崖子打成半身不遂,二十年後無崖子設下珍瓏棋局,虛竹誤打誤撞破了棋局,所以無崖子收他爲徒,傳他一身功力,讓他去找丁春秋復仇。

丁春秋陰狠毒辣,視人命如草芥,殺人如麻,從不留情。虛竹卻宅心仁厚,甚至到了迂腐的地步。

丁春秋一生苦苦追求的是兩樣東西:逍遙派掌門之位與逍遙派絕世武學。他打傷師父無崖子也是爲了得到這兩樣東西。丁春秋費盡心機求之不得的東西,虛竹卻在無意中得到了,可謂造化弄人。

虛竹想要的,是在少林寺中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和尚,整日唸佛參禪,可他偏偏被命運驅使,成爲逍遙派掌門,被逐出了少林寺。丁春秋一心想做逍遙派掌門,最後被虛竹擒住,關在少林寺,反而讓虛竹羨慕不已。兩人最終得到的,正是對方一心想要的。

段譽對應的是慕容復。

段譽出生於大理皇族,是皇帝的侄子,鎮南王之子。由於大理保定帝段正明無子,因此段譽就是事實上的繼承人。慕容復是後燕皇帝慕容垂的後代,他一心想光復燕國,登基稱帝,最終卻一事無成。

慕容復爲當皇帝可謂是處心積慮,他甚至想認段延慶爲義父。而段譽正是段延慶的親生兒子,他曾因爲自己的生父不是段正淳而不願繼任皇帝,偏偏保定帝段正明還是決定傳位給他。對於皇位,一個費盡心機,一個視如敝履,態度截然相反。

段譽心地良善,自小便不願練武,認爲打打殺殺會損傷人命,但他偏偏學會了三門最精妙的武學: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和六脈神劍。慕容復一生努力練武,廢寢忘食,因此冷落了表妹王語嫣,但是他卻學不到最高深的武學,最終被段譽打敗,險些自殺。

段譽對慕容復的表妹王語嫣如癡如狂,亦步亦趨,生死相隨。但是王語嫣一心只愛表哥慕容復,對段譽毫無感情,可慕容復心中卻只有復國之念,甚至因爲要爭西夏駙馬之位而眼睜睜地看着王語嫣跳井自殺。

在新修版《天龍八部》中,王語嫣最終回到了慕容復身邊。慕容復求之不得的皇位,正是段譽天生就擁有的。段譽得不到的王語嫣,卻是慕容復毫不費力便能擁有的。

最終,蕭峯與遊坦之,虛竹與丁春秋,段譽與慕容復,這三對命運相反之人,在少室山上爆發了一場宿命之戰。

上期回顧:天龍八部是佛教傳說中的八種神物,又分別對應着小說中的八種角色

下期預告:都知道倪匡曾給金庸代寫一段《天龍八部》,他到底寫了啥?

一切有爲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爲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