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的修复体有:瓷贴面、嵌体、高嵌体、部分冠、全冠、桩核冠等。由于全冠修复需要磨除较多牙体组织,对于一些根管治疗后缺损范围不太大的后牙,为了尽量保存牙体组织,也可以采用覆盖全部面的高嵌体(部分冠)修复。

当牙齿因龋坏、外伤、磨损、酸蚀或发育异常等原因发生缺损,失去了正常的外形和结构时,我们称之为牙体缺损。

牙体缺损的危害显而易见:若缺损发生在咬合面,可影响咀嚼功能;若发生在邻面,可引起食物嵌塞,影响牙周健康;当缺损较大涉及髓腔时,可引起牙髓炎症;若缺损发生在前牙,可影响美观和发音等。因此,牙体缺损需要及时治疗。

那么,牙体缺损后如何修复呢?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当缺损较小时,可采用直接充填的方式,即补牙;

2. 当缺损较大时,直接充填往往不易成功或者达不到美观和功能要求,此时就应采用间接修复的方式了,即采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来恢复缺损牙的形态、功能和美观。

目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的修复体有:瓷贴面、嵌体、高嵌体、部分冠、全冠、桩核冠等。这些修复体类型,会在之后的科普中分别介绍,今天我们先重点来讨论下,如何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体类型。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前牙


▍ 瓷贴面

适用于前牙轻中度缺损。前牙轻中度缺损、牙釉质剩余量较多时,可采用瓷贴面的方式。瓷贴面修复的最大优点是磨牙少,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健康牙体组织。

临床案例:患者因外伤两颗下前牙折断,左下中切牙已经根管治疗并轻度变色。采用瓷贴面的方式,同时恢复牙齿外形及颜色。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全冠修复

适用于前牙大面积缺损,尤其是伴有颜色改变时。

临床案例:患者多年前4颗上前牙根管治疗及树脂充填,继发龋坏,大范围的牙体缺损。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桩核冠修复

当牙体缺损非常严重,甚至累及牙根时,需要在根管内加桩来增加固位,再进行冠修复,称为桩核冠,这是在拔牙前能保存患牙的最后一种修复方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桩核材料为纤维桩树脂核,金属桩核的使用逐渐减少。

临床案例:患者10年前上前牙烤瓷冠修复,因牙冠边缘不密合及牙龈反复红肿等问题,要求更换牙冠。拆除旧冠后,可见大量龋损,剩余牙体组织较少,不能为全冠提供固位,因此制作金合金桩核,为牙冠提供固位。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后牙

▍ 贴面

当后牙因磨耗、酸蚀等导致面缺损时,修复医生们也尝试采用贴面修复,以最大程度的保存牙体组织。后牙制作贴面时需要选择强度较高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且厚度比前牙瓷贴面高,一般为1-1.5mm。

临床案例:患者左上6因磨耗导致牙体缺损,出现冷热敏感,采用贴面的形式恢复咬合形态。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嵌体

当后牙牙体缺损较大、充填物反复脱落、较大邻面龋坏或缺损,同时患牙又是活髓时,建议嵌体修复。当缺损范围更大,需要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尖时,称为高嵌体。有关嵌体修复的优点及流程等可参考《牙齿缺了一大块,还能补上吗?》。

临床案例:患者多年前左下6充填治疗,继发龋,去净旧充填体及龋损后,见牙齿缺损较大,选择嵌体修复。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全冠

当后牙缺损较大,特别是根管治疗后,由于后牙较大的咬合力通过开髓洞口产生的楔力,非常容易导致牙齿劈裂,因此建议全冠修复。参考《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为什么通常需要做冠》。

临床案例:左上第一前磨牙因龋坏行根管治疗,进行全冠修复。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高嵌体(部分冠)

由于全冠修复需要磨除较多牙体组织,对于一些根管治疗后缺损范围不太大的后牙,为了尽量保存牙体组织,也可以采用覆盖全部面的高嵌体(部分冠)修复。

临床案例:左下6根管治疗后,采用覆盖全部面的高嵌体修复,相比全冠修复,牙体预备量减少。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 桩核冠

当后牙缺损面积大,剩余牙体组织不能为全冠提供固位力时,同样需要在根管内加桩来增加固位。


牙齿缺损了,可以选择哪些修复方式?

所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修复体的使用安全也是修复医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虽然牙体缺损的修复方式有很多种,但修复目的只有一个: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当有牙体缺损时,建议尽快面诊医生,制定最适合的修复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