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捐衣箱出現

爲鼓勵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2013年開始,沙坪壩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組織開展了“衣舊情深”廢舊衣物回收利用活動,培養市民養成“節約惜福、綠色環保”的文明生活方式,一個個貼着“衣舊情深”標識的捐衣箱出現在了區內各個小區。

“捐衣箱用來收集居民所捐贈的舊衣物,這些舊衣服經分類處理後,被轉送給一個個貧困家庭。”汪中明是重慶市沙坪壩區綠風行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據他介紹,從2013年開始,區委宣傳部(文明辦)與綠風行紡織經營部合作,在全區144個社區開展廢舊衣物回收利用活動,號召居民捐贈廢舊衣物,這一做法旨在幫助爲居民的舊衣服找到歸屬,同時倡導“節用惜福”的文明生活理念。

舊衣服再也不用丟在家裏

“高不足一米七,穿身綠大服,嘴巴張得着,有着大肚皮。”你在財信·沙賓城市可以看到,綠色的捐衣箱就站在小區的角落,不時有居民拿着衣服往裏面丟。

“換季了,整理了下衣服。”居民張先生一邊將舊衣服往捐衣箱裏面丟,一邊說到,“這些衣服放家裏好久了,一般也沒穿又捨不得丟,剛好就送過來,有需要的還可以用嘛。”

張先生說,以前家裏的衣服往衣櫃裏一堆就是好多年,捨不得丟,不僅沒什麼實際作用,也佔用大量衣櫃空間,隨着衣櫃越來越小,怎麼處理這些衣服成了困擾他的大問題。“現在好了,可以直接放到箱子裏面來,聽說這些衣服還可以送給需要的人,這樣挺好。”

“捐衣箱裏面的衣服不是不用,而是我們要進行專門的收集。”汪中明介紹,工作人員在社區設置臨時堆放點或長期收集點,市民只要把閒置衣物或其他紡織品清洗乾淨,投入專用收集箱即可,工作人員還會定期對這些箱體進行檢查,回收裏面的衣物。

自2015年起,沙坪壩區在小區、學校安放廢舊衣物回收箱370個,共收集衣物600餘噸。

舊衣譜新情 傳遞暖人心

收到的衣服,如何處理?

“工作人員在收集到舊衣服後,將會對居民所捐贈的衣服進行分類處理。”汪中明介紹,一般按照衣服“是否還能用”進行分類,能夠繼續使用的進行消毒、清洗等一系列處理,不能夠繼續使用的衣服就需要通過專門的渠道進行處理。“這涉及到環保問題,衣服的面料簡單的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傷害。”

好的衣服經過處理後,猶如獲得了新生。他將在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下,找到新的需要他的主人。“一般都是進行公益性質的贈與。”汪中明說,衣物回收經過分類後,將適合捐贈的清洗、消毒後通過“愛心牆”、“貧困山區”流動超市等無償提供給有需要的羣體。

2015年至今沙坪壩區共收集衣物600餘噸,共捐贈舊衣服35萬餘件、新衣服2萬多件。2017年8月,綠風行向九寨溝地震捐贈價值70萬元衣物(新衣服6500件);2014年8向魯甸地震災區捐贈價值42萬元衣物(新衣物4000多件);2013年8月向雅安地震災區捐贈價值65萬元衣物(舊衣物10000件,新衣服3000件)。

更多故事可點擊:https://h5.cqliving.com/info/link_news_detail/1633777.html

主辦單位: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編輯:庹世超

(沙坪壩微政務整理於沙坪壩手機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