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必衰”用来形容2018年国内外油市最恰当不过,今年以来油价在10月初的时候达到了顶点,那时候国际原油价格攀上了86美元/桶的高峰,国内92汽油价格也是突破了8元大关!只是投资者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形势急转而下,国际油价转身就是一个“12连跌”,国内成品油也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只能奉上“2连降”。

现在油价依旧在跌跌不休,国内成品油也只能水往低处流,“3连降”或木已成舟!看到这,车友们怕是都开心得合不拢嘴了,毕竟再跌一次,92汽油价格就能重回“6元时代”。但是开心之余也不得不向大家泼一瓢冷水,以当前的原油综合变化率-8.61%来测算,本轮成品油降幅尚未突破400元/吨,也就是说柴油、汽油价格下调金额只有0.32元/升左右。目前国内92汽油价格尚在7.22元/升上下,这就意味着所谓的“6元时代”不过是在“6.9元”附近徘徊而已,之后随时有可能重回“7元”!

除此之外,真正的老司机早已将油价“看透”!2018年初,国内92汽油价格尚在6.8元/升左右,而那个时候美国原油价格在60美元/桶附近,布伦特原油在66美元/桶上下;然而现在,美国原油已经跌到50美元/桶,布伦特也落到了58美元/桶,反观现在的国内油价,带上11月30日这天的预期降幅,也只不过是刚刚落到了7元以下!

这样一对比成品油顿时露出了马脚,为何现在的油价没有比年初更便宜?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想来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其实认真想想也能释然:首先,成品油依照的是“10个工作日”的调整原则,这就产生了一段“缓冲”期,因此国内油价并不能随时跟上原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无论是美国原油、还是布伦特油价都只是国内成品油定价的其中一个参照点,只有综合整个国际原油市场的行情才是最合理的,因此国内油价并不能简单的和原油价格作比对比。

不过,车友们大可放心,再有一到两次的调价,国内油价就能回到“理想”水平。

国际油价方面:原油在本周的表现几乎是“溃不成军”,两次“暴跌”使得油价一周跌幅超过了11%,事实上原油价格在11月已经跌去了20%以上,几乎要创下10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我们不禁要问原油多头这个月来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会引来“众怒”?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原油多头此前“过分高估”了美国制裁伊朗的影响。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目前来看已经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但是在10月的时候却是被投资者炒作成了“能源危机”,结果危机没出现,大量的原油开始充斥能源市场,“供应过剩”浮出水面。千金难买早知道,谁也没有料到会有现在的局面,原油多头们后悔也来不及了,眼下只能寄望于国际产油国组织OPEC的减产行动。不过减产行动还未实施却差点被不希望油价大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搅黄”。坚持减产还是迎合美国成了产油国的一道选择题,OPEC该如何选择,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最后附上今日柴油、汽油零售价格一览表,仅供参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