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此文爲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臺聯繫,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李誕最近很火。

有不少人覺得他“飄了”,但就這一季的《吐槽大會》來說,李誕作爲一名脫口秀表演者,表現還是基本合格的。

不管是對陶喆PPT梗的精準吐槽;

還是對張韶涵的走心評價,都是能讓人發笑並且有所觸動的。

最新一期裏,誕總對蔡明上《男人裝》的評價也是很毒辣了。

講故事的人吐槽居然不如“人工智能”

這一期的《吐槽大會》請來了王晶做主咖,蔡明、黃聖依、鄭則仕和畢贛等做嘉賓。這配置一看就故事很多的樣子。

跟王晶合作過的這些明星……都沒來

雖然一直在被傳去世,但“肥貓”鄭則仕還在。

他關於香港電影和香港電影人的吐槽也是很到點上了。

雖然一開始他誇了一波王晶老爸王天林,但兜完一圈還是cue上杜琪峯把王晶吐槽了一頓。

但關於香港電影的話題,鄭則仕還是說得很走心。

黃聖依看得出來生活很順心,保養得尤其好,和當年在《功夫》裏的啞女沒什麼差別,拿着棒棒糖的瞬間確實有點恍惚。

而且居然說哭就哭,這演技比海娃要厲害多了。

畢贛也是個神奇的人,據說他的作品裏最有名的長鏡頭應用,全部拜他之前在婚慶公司工作所賜。

居然還會在qq空間寫詩,也是很有非主流的浪漫情懷了。

新人表現很亮眼啊!

寶藏男孩池子發揮一如既往的穩;畢贛表現也不錯,看得出來有一丟緊張,但是還是相當敢說的,吐槽蔡明像AI……

宋丹丹:???

不過這一吐槽還蠻帶感的,感覺繼男人裝·蔡明老師之後,機器人·AI·蔡老師也能成新梗了。

蔡老師給你一個AI白眼

表現不錯的呼蘭最後得到了talk king,但其實,蔡明老師纔是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她一上臺就是氣場十足,眼神還帶戲。

就是池子和李誕的吐槽力度實在有點大,中間蔡明老師幾度要發言都被張紹剛老師按下去了……

本以爲現場會出事故,沒想到蔡明老師的吐槽更加犀利:

讓黃聖依理直氣壯做花瓶,說肥貓有十八條命……現場還玩起了鬼畜,也是很讓人意想不到了。

不過大家最下得去“狠手”的,還是對主咖王晶的吐槽。

如此浮誇的出場……

爛片之王王晶的三大“罪狀”

這期節目嘉賓向王晶開炮的重災區有三個:

1、爛片之王

“文藝片新貴”畢贛表示,自己在王晶那裏受到的最大啓發就是“不要按他的路數拍”。

呼蘭說得特別有畫面感,說王晶的電影很有質量……只不過是睡眠質量的保證。

2、體驗派導演,習慣愛上女主角

王晶的博愛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每個嘉賓上臺都忍不住要吐槽一下王晶和他的“晶女郎”。

比如李誕就感嘆,雖然王晶電影拍得麻麻,但看人很準啊~

畢贛說王晶的電影哲學就是,他是個體驗派導演,想拍好女主角就要先愛上她。

黃聖依更直接,說別的導演提起女主角都會誇敬業什麼的,而王晶只有一句“愛過”……

話是這麼說,但王晶最“毒唯”的也就只有邱淑貞↓↓↓

王晶:一個邱淑貞“毒唯粉”的自我修養

3、只看票房不談質量,不斷重複自己

王晶作品的另一大槽點就是不斷地重複自己,樂此不疲地重複用老梗,反正不會被說是“盜版”或者“抄襲”。

他自己也自黑,別人一提文藝片他就急眼。

而他不拍文藝片是因爲覺得“明明可以拍劉德華,爲啥要拍老姑父”。

你們這麼吐槽我,純粹是因爲我賣座啊,這是“藝術上的仇富”。

但吐槽歸吐槽,這些嘉賓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王晶一些很少被聽過的故事。

鄭則仕說,在香港電影低潮的時期,王晶可以說是一個人養活了香港沒工作的電影人。

之前王晶吐槽許鞍華的文藝電影,說胖胖老女人的故事“愛看誰看”,但還是默默爲許鞍華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出資了。

他還曾經投資過吳君如的《四面夏娃》、關錦鵬的《愈快樂愈墮落》,都賠了。

王晶覺得:

自己口袋裏還有錢,可以支持就支持一下吧。如果不能賺錢,就當培養新人。

他“培養”的新人還有很多,比如經常搭檔的劉德華。據說王晶曾在劉德華最落魄時給了他6部片約,其中包括劉德華的“翻身作”《暗戰》。

再比如他不遺餘力地幫劉偉強,把自己能給到的資源都給他,這纔有了經典的《古惑仔》和《無間道》。

這麼看來,王晶的片子質量如何總有大咖加盟,絕對不止“人情債”這麼簡單。

所以,我們是不是對“只會拍爛片騙錢”的王晶有什麼誤解?

被誤會的王晶

可以說,香港電影有王家衛很好,但也需要有王晶。

王晶所代表的,其實是半部香港電影史

如果你喜歡港片,王晶一定是一個避無可避的名字,這就像一個bug,你極其看不起他,但還是一部一部地看他的電影。

早上拍成龍,晚上拍周星馳,大家都很買賬

有人說這是因爲他拍的夠多:導演作品一百多部、編劇或者製片等參與的電影兩百多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但其實不是,當你回憶起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王晶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談香港電影你會遺漏喜劇片嗎?《九品芝麻官》《鹿鼎記》都是王晶的導演作品。

談香港電影你會遺漏賭片?《賭神》《賭俠》都是王晶導演的作品。

談功夫片,李連杰的《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這些也都是出自王晶的手筆。

邱淑貞的小昭,真是美到不行

至於風月片就更不用說了,邱淑貞、舒淇、翁虹,這些在香港風月影史上曾經讓無數少年魂牽夢縈的名字也都是王晶捧出來的。

甚至可以說,王晶本人,就代表着半部香港電影史。

這樣說一點也沒有要替王晶“洗白”,他的電影的確有一定的時代特徵:香港電影的黃金歷程他一個沒錯過,後來進入內地市場他依然是很賣座的那個。

雖然很多人質疑他的電影質量粗糙,但粗糙又何嘗不是那個年代香港電影人北上的標籤呢?

當然,這也並不能爲王晶電影的質量開脫。

王晶實際上是一直跟隨着這個時代的,作品質量忽上忽下,有他主動選擇的原因,也有他喜歡跟風的因素。

舉個早期的例子,他早年的追女仔電影,跟風的毫無疑問是新藝城開心少女組那一系列影片;

看圖猜電影

但之後掀起滿城風雨的賭片則是他自己的原創了,周潤發的《賭神》高進成爲了香港影史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

或被動或主動,造就了王晶這個名字成爲你避無可避的選擇。

我想即便再過許多年,等到香港電影出現了另一番變局,王晶的名字依然會在其中。

爛片之王?其實是個選擇的問題

“爛片之王”王晶被調侃從沒拿過金像獎,但他說,他要拿獎,就只能拿終身成就獎了。

坊間一直有“王家衛和王晶互相看不上眼”的說法,節目組請不到王家衛來吐槽,只能把“野生王家衛”畢贛叫來充數。

王晶也沒忘黑一把王家衛的臺詞。

這裏要聽原聲才能get到點

“不被獎項認同”以及“票房火爆”成了王晶的標籤,這也一度讓人非議這個電影世家走出來的胖子只是個賺錢機器,但實際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王晶99年這部文藝片《笨小孩》,讓香港的老牌紅星葉德嫺獲得了臺灣金馬獎影后

1997年王晶編劇的那部《精裝難兄難弟》裏有過一次極罕見的自我調侃。

電影說的是王家衛穿越回六十年代,遇到了尚在兒童時期的王晶。

很有戲劇性的是,王家衛的電影在那個年代得不到任何人的欣賞,唯一一個粉絲就是王晶本人了。

在故事的結尾,王晶說他想拍王家衛那樣的電影,王家衛想了想說,“你還是去拍你那些屎尿屁吧”。

因爲,屎尿屁纔是最香港市井的電影,而文藝片,則是從這樣的土壤裏生長出來的花。

王晶一直以來是在爲普通觀衆拍電影,而爲觀衆拍電影只能惦記着票房。所以有人說王晶的導演身份,其實更像是製片人身份。

他從製片人的角度來拍電影,把控預算、製造幾分鐘一次的小高潮、極盡吸睛之能事,爲的只是普通觀衆喜歡,以謀求利益的最大化。

在《少年王晶闖江湖》裏他就說過:

……我一直堅持商業掛帥的原則,老闆再有錢,也忍受不了不斷虧蝕,因爲他會被人笑他是傻仔。這是有錢人最無法忍受的。在八十年代到現在,其實我的製作方針大致都是按這個方向去做,不理人家怎樣說,這就是我的風格。

雖說這種風格受到了楚原的影響,但大概也是從他父親那裏繼承來的精神。

有人會說王晶的父親王天林是個文藝片大導,爲什麼生出來這樣一個拍屎尿屁的孩子?

但如果你對王天林有那麼一點了解就會知道,在70年代粵語片衰落之後,王天林之後便投入商業片與面向普羅大衆的電視劇製作中一去不復返了。

看圖猜劇系列

香港電影的元氣就在於它夠俗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香港電影的氣質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到底爲什麼會喜歡上港片?

我覺得,香港電影的好,在於它始終和這座城市的氣質緊密相關:充滿生機和世俗勁兒。所以香港電影在我看來是最接近普羅大衆的電影。

在那個生活節奏緊張,人們收工後只爲了看場電影放鬆心態的年代,香港電影給了人們大量“俗”味兒的奇觀享受,它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夠在電影史上得到一席之地,只在乎當下。

而王晶,毫無疑問是這股力量的先行者。

傳說王晶當年寫電視劇的時候速度達到幾小時一集,這恰恰是這種姿態的證明,在那個今日不知明日的年代,誰還會花很長的時間來拍電影?

而香港的好也恰恰在於此:

一方面有着王晶這樣努力爲觀衆提供一時之樂的電影人,一方面又有着王家衛那樣自我表達的電影人。兩相交匯,才鑄就出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

缺了任何一類,香港電影都不會完整。

E姐結語

王晶還挺適合上《吐槽大會》這種直面“槽點”的喜劇脫口秀節目。

對於外界的各種劣評,最具代表性的有“屎屁尿導演”,他都照單全收,連在電影裏都能自嘲自己沒有王家衛“高格調”了,面對被黑或自黑什麼的,完全不在話下。

就像黃曉明所說,王晶是個聰明人,他太懂自己想要什麼了。

拍文藝片,他的要求非常低,只要本子足夠打動他,那就拍,哪怕賠錢。

拍商業片,他每一分錢怎麼用的都會算計的很清楚,絕不能拍賠錢貨。票房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就是第一位重要的東西。爛片再爛,大家會掏錢去看,這就已經成功了。

王晶很懂市場,其實他更懂的是人。

在人們推崇享樂主義的時候,王晶可以拍出來紙醉金迷的《賭神》;在人們渴望風花雪月的時候,王晶可以拍出來《精裝追女仔》;在人們瘋狂癡迷流量時,他可以拍出全明星陣容的《澳門風雲》;在人們希望滿足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時,他又拍出了口碑票房皆佳的《追龍》。

於是今年,他又拍了《追龍2》。

爛片也好,佳片也罷,王晶的電影其實不過是普羅大衆展現需求的一塊反光鏡。

而他自己,正是“及格線以上的導演,非常成功的商人”。

今天的話題是:

王晶的電影你喜歡看嗎?

來評論區侃侃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