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首輪36億市值限售股鬆綁來襲 下半年將迎解禁高峯)

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上市即將滿半年,網下配售限售股6個月的鎖定期將屆滿,即將迎來上市流通。

近日,上述科創板公司限售股解禁情況相繼公佈完畢,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解禁規模合計1.24億股,以1月15日收盤價計算,對應解禁市值約36.46億元,將於1月22日上市流通。

科創板首輪解禁備受市場關注。解禁往往對應着減持,本輪解禁機構減持意願有多大?收益如何?對科創板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本報記者將就相關數據展開分析。

1.24億股解禁來襲

截至1月15日,首批科創板公司解禁情況已全部公佈。據記者統計,本輪首批25家企業22日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票規模合計1.24億股,以1月15日收盤價計算,對應解禁市值36.46億元。

從解禁市值來看,中國通號本期網下限售股流通市值最高,達到5.4億元,對應解禁股數7562.94萬股;其次是中微公司,解禁市值4.4億元,即將流通299.1萬股;排在第三的是瀾起科技,解禁市值3.7億元,即將流通470.40萬股。

從解禁股數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中國通號、瀾起科技和光峯科技,光峯科技解禁股數爲353.84萬股,對應解禁市值1.08億元。

此外,解禁規模在200萬-300萬股級別的有9家,100萬-200萬股區間的7家,100萬股以下的5家。

儘管市場往往“聞解禁而色變”,但相比總量來看,本輪解禁規模較小,料將對科創板整體影響有限。

1月15日,科創板日成交量達到115.57億元,科創板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總市值高達5068.5億元,而本輪解禁總市值36.46億元,佔日成交額的比重爲31.5%,佔總市值的比重僅爲0.72%。25只個股解禁股數佔流通股的比例僅爲4%-7%;佔總股本的比例就更低了,佔比最高的鉑力特,該數據也僅爲1.3%,其餘大部分在1%左右,最低的是瀾起科技,僅佔比0.42%。

自1月13日相關解禁公告發布以來,科創板行情走勢總體穩定。13日,25只個股平均漲幅2.65%;14日,平均漲幅1.93%;15日,平均跌幅1.48%。

一位受訪的滬上資深投行人士指出,“科創板迎來第一波解禁潮,對投資者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壓力,可能對股價翻倍的一些個股短期走勢造成一些壓力,投資者可能會提前賣出,但從最近的行情來看,影響不大,而且與日換手率相比,不會對市場有顯著影響。從中期來看,本輪解禁的影響就更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來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行情漲幅可觀,網下獲配機構浮盈頗豐。這也使得不少市場人士判斷,機構的減持意願仍強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5家企業相對發行價的漲幅平均值達到了127.86%。其中漲幅最高的是中微公司,1月15日報收147元/股,較發行價高漲406.72%。安集科技、心脈醫療、南微醫學、瀾起科技、樂鑫科技股價相對發行價漲幅均在200%以上。沃爾德、航天宏圖、西部超導、交控科技、嘉元科技、睿創微納相較發行價漲幅在100%以上。漲幅最小的新光光電也有19.53%。

以1月15日的收盤價計算,科創板首批25股本輪解禁限售股的賬面浮盈合計19.09億元。其中,中微公司本輪限售股賬面浮盈最多,高達3.53億元;其次是瀾起科技,限售股浮盈2.53億元;南微醫學本輪限售股浮盈2.02億元;樂鑫科技限售股賬面浮盈也有1.25億元。

下半年迎解禁高峯

而相比本輪解禁,分析人士認爲,科創板下一波解禁體量更值得關注。

廣發證券在展望2020年科創板策略時曾表示,與科創板日成交額60億-100億區間相比,今年1月份解禁市值衝擊較弱;1年鎖定期主要爲核心技術人員、創投基金,其中PE/VC減持動力更強,按照11月底收盤價估算,7月PE/VC解禁市值最高,達約925億,資金供求壓力巨大,而8-11月解禁市值均在200億以內,相對可控。

也就是說,科創板更大規模的解禁潮將出現在下半年。尤其是在7月,包括核心技術人員、創投基金等在內的限售股將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規模較大,市場難免產生對部分股東“套現離場”的擔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爲了保持科創公司的穩定性,科創板目前適用更爲嚴格的股份限售和減持規則,尤其對創始人、核心技術人員、未盈利公司等都有明確的約束與減持要求。

比如,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科創板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所持股票需鎖定3年;核心技術人員在上市後1年內和離職後6個月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在1年的鎖定期屆滿後,每年減持的首發前股份也不得超過上市時所持首發前股份的25%。未盈利的科創板公司還將面對更爲嚴格的減持規定,其董監高和核心技術人員、上市前12個月增資入股的股東都要面對3年的鎖定期。

創投基金等其他股東則有更爲靈活的減持方式。在首發前股份限售期滿後,除了現有的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創投基金等也可以採取非公開轉讓、配售方式實施減持,以便利創投資金退出,促進創新資本形成。

前述投行人士指出,分化會是2020年科創板的一種重要特徵。“下半年解禁股的體量更值得關注,屆時科創板將迎來明顯的估值分化,好的會繼續上漲,質地差的估值會下來,市場會自己作出選擇。”

同時,該人士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解禁後不一定就會引發大幅減持,所以解禁高峯也並不意味着會造成市場大跌。“公司可以做的就是管理好投資者的預期,做好信披以及其他制度安排,減少對二級市場的衝擊。這不是壞事,科創板需要進一步釋放流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