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製作虎刺盆景?

  素材來源

  虎刺可用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分株在春季結合換盆進行,方法是將叢生的植株剪開分栽即可。

  扦插一般在 4 ~ 5 月進行,剪取半木質化的健壯枝梢做插穗,長3cm左右,去掉下部的1~2對葉片,插於土壤中,深約 1cm,插後將土壓實,澆透水,放在室外通風陰涼處養護,保持土壤、空氣溼潤,經過半年左右,不見其枯萎,即表示成活。培養3~4年後,植株定型,可上盆造景。

  虎刺

  可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采挖野生虎刺,移栽時要注意保證鬚根系的完整,多帶宿土,不要損傷枝葉。栽種前應進行修剪,剪掉主根、傷根。殘缺根、枯死根和部分枝葉,多留鬚根,以減少蒸發,保證成活,先栽在沙土或酸性山泥土中。新栽植株要避免烈日暴曬,經常向葉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溼度。

  用於點綴山石盆景的虎刺

  盆景造型

  虎刺植株不大,樹幹挺直,枝葉細小稠密,自然成片狀,最適合製作小型、微型或叢林式造型的盆景,能以小見大,表現大樹的風采。

  “醉欲眠”

  虎刺盆景造型以修剪爲主,剪除影響效果的枝葉,對位置不當的枝條可用細金屬絲進行牽拉。製作叢林式盆景時宜用較淺的盆器,材質可用釉盆、紫砂盆、鑿石盆等,以突出視野的開闊,自然清雅的特色。造景時可按花盆和植株的大小,栽種不同的株數,栽種時要考慮整體效果,使之既和諧統一,又有一定的變化,做到高低有序,疏密有致,並避免對稱,防止枝杈交叉重疊,並注意各樹幹之間的生長空間,爲以後的生長留出餘地。栽後可配以山石,鋪設青苔,使之具有林壑般的幽靜,並根據需要擺放茅屋、人物或鹿、鶴等配件,以增加趣味性,但配件不宜過多,否則會顯得凌亂不堪,影響整體效果。

  由於虎刺株形矮小,玲瓏清秀,葉片細密,生長緩慢,可植于山石上,是很好的山水盆景點綴植物。

  養護管理

  虎刺在我國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生長在山間、林中陰溼的地方,喜溫暖溼潤的半陰環境,不耐寒冷和乾旱,怕烈日暴曬,平時可放在樹蔭下或其他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養護。擺放位置不要經常變換,否則會造成落葉。

  生長期宜保持土壤溼潤,但不要積水,以免造成爛根。經常向植株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使葉色潤澤光亮。生長期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虎刺生長緩慢,平時可進行小幅度修剪,剪除一些影響樹形的枝條和枯死的枝條,以保持盆景的美觀。

  虎刺畏寒,冬季可移至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不低於 5℃可安全越冬。節制澆水,使土壤略乾燥一些,如果室內有暖氣,可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向植株噴灑,以免因空氣乾燥導致落葉。每2~3年後的春季換盆 1 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土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