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在孩子所有的早教活動中,大家最常進行的就是親子共讀了。關於親子共讀的好處小編介紹過很多,也有很多家長自發給我們發來與孩子一起共讀的美好回憶,或是與我們交流與孩子共讀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是一位媽媽寫給從小讀書的孩子的成長記錄。一個從小就讀書的孩子會擁有怎樣的童年呢?在他漸漸長大步入校園後,讀書又能爲他帶來什麼呢?他會擁有怎樣的學習生活呢?

  也許在看了這篇文章後,你會發現,讀書能給孩子帶來怎樣的精神財富,又能怎樣讓孩子漸漸學會獨立思考、走上成材之路。

  

  

  Luck和他的書

  文 北京Luck媽媽

  因爲書

  因爲書,Luck會跟我說:細節決定命運;

  因爲書,Luck會告訴我:世界除了三維的世界,可能還是四維的空間,甚至是12維的;

  因爲書,Luck鄭重的說:我長大了,要成爲一位高尚的人。

  雖然,他未必完全理解什麼是“高尚”,但他用這個詞來設想未來,這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時光荏苒,轉眼間兒子已經14歲了,真快呀!從呱呱墜地到現在整整走過了14個春秋,已成長爲一位陽光帥氣、熱情開朗、心地善良、永遠探尋爲什麼的大小夥子了。小夥子給自己取名叫Luck。

  說起Luck的書,那可真是滿滿的回憶呀!

  第一套書:水果圖冊;第一次看書:5個月月齡大;最重的一本書:《大英大百科全書》;讀的最多遍的書:《丁丁歷險記》;帶的最遠的一套書:《中國歷史》----它陪着Luck飛越太平洋一個來回;持續訂閱最長時間的書是:《航空知識》----從3歲到14歲,整11年,無一期落下(哪怕在美國時,也讓爸爸帶去全年合訂本);還有什麼《哈佛家訓》,《神奇校車》,《喬布斯傳》,《夢溪筆談》、《史記》......孩子的書佔了滿滿兩個大書櫃。

  我先生是大學裏的老師,Luck也就出生在大學校園裏。Luck在大學家裏的榻榻米書房學會爬行,最常見到的除了玩具,還有滿書房的書。Luck最早“看書”是從出生後第5個月開始的----那是特別舒適溫暖的一天,Luck在家的塑料泳池裏游完泳,擦乾身子,穿好衣服,趴在灑滿陽光的小牀上,一邊“喫着手”一邊目不轉睛的“看起書來”。也就從這一天開始,Luck開啓了14年與書相伴的成長時光......

  嬰幼兒階段,Luck有撕不爛的布書,有製作精美的繪本,有《小貓釣魚》、《伊索寓言》、《小白兔的冬天下白麪》,有《交通百科》、《歷史百科》、《自然百科》,有《安徒生童話》、《花木蘭》、《歷史上100位名人故事》......等等。由於持續不斷的和書相處、閱讀、擁有各種不同風格的書,Luck到了幼兒園大班,已經可以自由閱讀了。是當時班裏閱讀量、識字量最多的孩子,那時家裏的各種幼兒書籍已經不計其數了。我們在家、外出、市區、遠足、書桌前、牀上、高鐵上、飛機上......各個場景中,都留下了或靜或動孩子與書相伴的印記。

  記得2010年,我和好朋友相約,兩個媽媽帶兩個男孩,共四人準備去上海世博會。出發前,我買了一本《玩世博一本就GO》的書給Luck。Luck那會是6歲,但他已能基本自主閱讀了,他讀了很多的內容,不懂就問我,很快已基本瞭解世博會全貌。當我們抵達上海世博會會場時,Luck第一時間奔去拿了會場地圖。接着發生的事情,真是可愛無比:Luck直接趴在世博會場裏的地上,鋪開地圖,拿着帶來的書邀請同行的小夥伴一邊對照書,一邊看地圖,旁若無人、神情專注的研究起真正的會場,那情景猶如正趴在自家的客廳,專心地研究着挖寶藏地形圖,和熱鬧非凡的環境形成了極有趣的對比。過了好一會,兩個小孩子忽的站起來,一人手握地圖的一邊,讓地圖立了起來,然後大闊步直奔心儀的場館而去。地圖猶如懸空張掛,並在空中漫步着......當時那“會走的地圖”,那胸有成竹孩子的樣子,那路上行人的側目,時隔多年仍清晰的留在我的記憶裏。

  孩子幼兒園畢業,馬上就要升入小學了。但我爲此做的最大準備工作不是給孩子報學前班,不是在家教孩子學拼音,而是----特意到宜家給Luck買了一個白色的、有5層高的大書櫃,把Luck幼兒階段的書一本一本整理擺放進去。這個書櫃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書櫃,它代表Luck從此走上求學階段,真正走進知識的海洋......Luck對擁有這樣一個專屬的、滿滿當當一個大書櫃和書,非常非常的自豪!

  在Luck小學四年級時,我們將到美國進行爲期一年的學習。和以往一樣,離開家除了必備的衣物用品外,必不可少的仍然是書。我給Luck買了一套共四卷的《中國歷史》書----這是一套適合中學生、大人閱讀的歷史書,但我仍然把它們努力的放進很難再拉上的行李箱裏,讓中國歷史書和我們一起飛越太平洋。事實證明,我的決定很不錯----在美國時,孩子真就自動的常常一個人在沙發的一角靜靜看着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秦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這皇帝,那戰役......讀的那叫一個投入呀!不到一年時間,9歲多的孩子,把一套4卷的《中國歷史》啃完了。後來,有一次,Luck和一位美籍華人阿姨,一大一小兩個人,整整一個下午討論着一戰時的中國、甚至是當時的世界局面,偶爾經過的我偷偷竊笑!

  在美國,當然更多的是讀美國的英文書籍了。Luck從開始啥也不懂,由最初的繪本開始,到逐漸多一些文字的書籍,最後可以讀懂“911事件”的青少版故事書。我們經過了好多好多的泡圖書館時光,也常常從圖書館借回各種各樣的書。到了Luck10歲生日,我除了給孩子精心準備一個特大號(可供全班20多人共同享用)的“STAR WAR”主題蛋糕外,更是非常莊重的、頗有儀式感的爲Luck辦了一張專屬他自己的借書證。我覺得和書相關的事情有一些儀式感非常重要。雖然我知道幾個月後,我們就要回國,但我仍是鄭重的把借書證辦妥、送到Luck的手上,並祝賀他成爲10歲的小夥子。(在美國小孩滿10歲就可擁有自己的借書證,可以借從小孩到大人的任何一本書。)這圖書證現還珍藏在Luck的錢包裏呢!

  Luck於2014年重回北京,上五年級。在Luck 五年級的重新入學考試中:數學19分,語文60多分。因爲孩子在國內沒上4年級,回來直接上了5年級,相當於從三年級跳到5年級。那時我們又開始囤書了,這一次和以前不同,最重要的書,不是課外書,而是教輔書。於是4年級、5年級數學詳解、語文閱讀理解什麼的,只要發現Luck在某一個方面有些許的需要,我必定將相關的書籍擺放在孩子的案頭。經過一年的磕磕碰碰,5年級期末考試,Luck又重回“第一集團”的位置,總分班排名前五了。這個過程,我們沒有報班,沒有請家教,靠的就是孩子自身的努力和隨手可取的書一起度過。

  讓書成爲Luck生活的主旋律,是我永遠的追求。我個人認爲,好的書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朋友,更是孩子的老師。書裏蘊含千千智慧,是一個廣闊無邊的世界,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給孩子以啓迪,給孩子以榜樣,給孩子以前進的無窮力量,給孩子我們父母給不了的東西!於此,讓書成爲Luck生活的主旋律,是我一直堅持,直至今天仍孜孜以求的事情。我會跟着孩子的成長需要、目光所及,從不間斷的爲孩子添進各種各樣的書,Luck更是常常在書堆中廢寢忘食!

  初中三年,書仍是生活的主旋律。《徐霞客》《夢溪筆談》、《史記》、《春秋列國》、《孫子兵法》、《狼圖騰》、《二戰全史》、《三體》、《百萬英鎊》、《花旗銀行》《天下美食》、《3000元環遊世界》《世界地圖集》《世界歷史》......等等,很多很多的書,出現在Luck的初中階段。雖然Luck沉迷在書堆中,但學業成績不僅不受影響,反而可以一直穩定在班級第二。初二時,還花了很多的時間,參加央視撒貝寧主持的《加油向未來》第二季,共十期的節目錄制。在節目期間,Luck在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生們中,是公認的飛機知識最好的人,只要有航天航空方面的問題,肯定第一時間找他,儼然是一位小行家裏手。初三前的暑假,代表北京隊獲得無線電測向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個人第五的好成績。Luck能在學業成績、課外特長、興趣愛好中自如的切換,我想,這和他博覽羣書不無關係。

  Luck最近閱讀的一本書是《爸爸送給孩子的私房書》----那是男生青春期從生理到心理方方面面的人生課題。我想孩子又將進入新的成長旅程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