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師父,供養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利益呢?

身相端嚴、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隱、成就辯才。如是南贍部洲一切衆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屬——如上佈施,隨願所求,無不滿願。

如何供養佛?供養佛的福報

供養佛陀,可以用十物供養(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

一、香供養(心神安寧,身體潔淨;三業清淨,多聞妙法)

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爲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燒香給佛陀,而是我們要懂得香的精神。

二、花供養(處世如花,見者歡喜;身常香潔,歡喜真理)

花能清心養目,所以讀書人多喜歡在案頭上擺瓶花,增加讀書情趣。用花供佛,莊嚴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鮮花,清香撲鼻,讓人醒心悅目。莊嚴的佛堂襯上幾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於十供養中,花代表著物質供養。在佛教裏,常可聽到佛在靈山“拈花說法”這句話,可見花與佛教關係甚大。

三、燈供養(處世如花,見者歡喜;身常香潔,歡喜真理。)

燈並不完全指電燈,比如蠟燭,油燈之類能照暗爲明的東西,都屬於燈供養的範圍內。佛教傳法亦名傳燈。佛教傳法,如父傳財於子,但其意義不同。錢財傳他人,己身積財必會減少。而佛陀傳法,如一燈傳一燈,燈燈皆明,燈燈無盡,所謂“一燈能續千燈明”。佛陀傳法對己不減,對彼有利。燈又有去暗投明之義,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一盞暗路中的明燈,驅除幽暗的世界,光亮宇宙大地。

四、塗供養(身心清淨,相貌莊嚴;遠離煩惱,人緣良好)

“塗”梵語,即水。經雲:“水能離垢得清涼。”水不但能洗除衆垢,令物清淨,並且水還具有和合性,無論大江、小溪匯聚一方,皆成一體。就好比大衆學佛,最後都能成佛。所以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盪滌,心既清淨,自性現前,又何嘆成佛路遠呢?學佛人都應該學水的和合,水的平等無差別。那麼,待人處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過得心安理得,輕鬆快樂。

五、果供養(遠離瘟疫,不受災害;享受快樂,早證佛果)

“果”指水果,大衆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功德巍巍。“果”又有結果的意思。人每做一件事,必須有始有終,不得半途而廢。就像種果樹的人,必須耐得起辛勞、栽植、施肥、灌溉,待樹開花結果,纔有豐富收穫,所費勞力也纔有個代價。學佛者亦如是,要發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喫苦,不畏阻礙,切莫退失道心,毫無結果,豈不可惜!

六、茶供養(口齒芳香,永離渴愛;安樂少病,具大福報)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神百倍。此指示學佛者,昏沉不得,須時時省察自己,檢討自己,每日舉心動念,所做所爲是否正確?

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懂,凡事不知,迷迷糊糊,就好比一天到晚昏睡不醒,辜負大好時光,愧對己身。

七、食供養(力大無窮,壽命綿長;衆人愛樂,辯才無礙)

用飯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義深廣。佛子在供飯時,以七粒飯出食唸曰:“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語三遍謂:“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可以言議。”佛以大慈施一切衆生樂,以大悲拔一切衆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則十方通達,了無障礙。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鮮,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難思。

八、寶供養(事業圓滿、內心明亮、所有安全、不遭破壞)

金銀財寶拿出門,處處皆可用。一個人若有了“信”,於己有信。對師長、朋友們守信,不欺暗室,無愧衾影,則人敬如神,待若上賓。

九、珠供養(相貌莊嚴,風度美好;破除慳貪,速證聖果)

珠者表圓,學佛的人做事要圓滿,待人要圓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圓。

十、衣供養(懷慚愧心、皮膚潔淨、色澤柔美、具有方實)

即用衣服供養三寶。衣在此引申著依靠之意。從事上說,衣服須穿著在身上,才能顯出衣體的好壞。從理上說,學佛的人,須依佛、依佛經、依靠出家人,按照佛指示的路徑去實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脫。

文殊菩薩的坐騎爲啥是獅子?

彌勒佛爲啥肚子那麼大?

念什麼咒結善財?

念什麼經去百病?

地藏經爲什麼是孝經?

手觀音真的有千手嗎?

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如何迴向和懺悔?

在家居士怎麼供燈、供水?

供養完的水果該怎麼處理?

去寺院喫飯住宿有什麼講究?

誦經與持經有什麼規矩?

佛陀和如來是一個人嗎?

佛教爲啥要分大乘和小乘?

更多答案,盡在2019《修心日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