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夏秋之间,在鄂尔多斯高原上,供销合作社像雨后的发菜和地皮菜那样勃发起来,立刻吸引了众多的群众。大家纷纷集股投资,让它更加壮大兴隆。从此,人民群众彻底摆脱了私商的高利盘剥。

一般而言,一家供销社总共五六间土房,两间门市部、两间库房和两间宿舍兼办公室(伙房、饭厅也是它)围了一个大院子,里面隔了几个存放货物的圐圙,搭了几间马棚、草房,如此而已。

供销社除了大力组织货源,按时供应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外,还要全力以赴地把当地群众的农牧土特产品收购回来,运销出去。

当时收购最多的是粮食,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糜子。没有仓库,大家就自己动手打窖存放。不论谁,一有空就干。天一黑,吃喝上一点,打起马灯一齐去干。遇上刮风下雨,老乡不来了,干部就集中打窖。那里的土质一尺以下全是坚硬的石盘,都得用洋镐去掏。加上十冬腊月,每个人的手上都打起一道道的死肉圪塄和一溜溜的血泡,从没一个说累叫苦的。

在那样坚硬的红石盘上打一个盛二三十石或四五十石的窖,两三天就完成一个,有时一天就打一个,真神。稍慢一点就赶不上需要了。那是受即使那样干,连一分钱的公物都没动用过,大家连想都没有想过,喝的砖茶和茶里放的咸盐,都是自己掏钱从门市部买出来的,谁也不敢到大队上去捏一撮。

70年代的供销社

到了十冬腊月,冰雪封地的时候,洋镐一下只能掏指头肚蛋那么大的一个青白点儿,每个人的手都震开了一道道血淋淋的裂口,疼得洋镐锹把也握不住了,就用炼熟的绵羊尾巴或刚烧熟的山药,趁热按在血口上,狠狠捂住,烫死。照样白天、黑夜不停地干。即使那样,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非常乐观、自豪,连一点疲累愁苦的影子也看不到,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可见精神和信念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啊!

精神是支柱。这是千真万确的,一点不差。那时候的人,都非常乐观,好像从不知什么叫疲惫和愁苦似的,关键就是精神在起作用。整整一个冬天,共购粮三千好几百石,连一天一个人也没雇用过,全是自己过斗,自己打窖储存,自己过斗装袋运出。直到第二年夏天才全运销出去,毫无损失。现在看来,简直是奇迹!当时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大家都认为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天经地义,生怕自己做得少了。

粮食是农区群众的主要产品。吃的是它,穿的用的花的都得靠它。糜子不仅是农牧民的主食品,而且是极重要的商品,当货币使用的交换品。供销社除了秋、冬旺季集中大量收购运销外,通年四季都得经营。因为它就是群众手里的货币,群众随时随地都得用它换回自己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把农民手里的粮食收购回来、运销出去,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供销合作社的一项重要任务。直至粮食实行了统购统销,建立了粮食部门之后,这项业务才从供销社里分离岀去。

方圆几十里之内,就那么一个供销社。人,只有六个,业务量那么大。工作却做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方方面面、圆圆满满。六个人还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没有一个发牢骚有怨言的。当年那种精神风貌,令人神往。

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和信念,确实像一座房子的梁和柱。

选自《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

原题:饶有古风的商贾活动

作者:何知文

关于《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

由东胜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怀古颂今、明志砺心为目的,突出“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充分尊重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感情,以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东胜区为基础,适当辐射相关周边地区,原则上,分门别类编排,意图整体协调,次序不分先后,努力实现文史性、学术性、可读性、美观性的统一。

《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共分五卷,即《东胜史话》《文学史存》《高原风情》《胜州笔谈》和《议政建言》,全书二百余万字,图片六百多张,印制三千套。此书具有思路宽、资料广、内容实、创意新的大文史特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