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爲勞動者唱一首歌

讓我們聽勞動者唱一首歌

讓文藝回到社區,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共同感受音樂和社區的化學反應

大地民謠音樂節

11月26日

大地民謠將落地重慶市城口縣沿河鄉

零距離互動

大地民謠不是爲了遠方,也不是爲了所謂田園,而是紮根大地,服務民衆。新工人羣體來自農村,心繫家鄉,是連接城鄉的橋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也將成爲振興新鄉村的主要力量。振興鄉村不只是經濟振興,也是文化振興,因爲有文化纔有根。大地民謠是一次文化的萬里長征。

大地民謠全國巡演公益演出沿河站

▼▼▼

發起方:新工人藝術團

新工人藝術團,成立於2002年5月1日,中國最接地氣的民謠樂隊、民衆劇團,民衆文藝的倡導推動者,勞動美學的實踐者,以勞動者的立場反思批判現實、積極有力發聲,在音樂上,內斂與張揚並蓄,質樸與鏗鏘同在。

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堅持奔赴各建築工地、工廠、高校、企業、社區、鄉村等地,爲基層勞動者做義務演出七百餘場次,直接觀衆超過數三十萬餘人次。

新工人藝術團曾出版專輯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2004、《爲勞動者歌唱》2007、《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2009、《放進我們的手掌》2010、《就這麼辦》2011、《反拐》2012、《家在哪裏》2012、《勞動與尊嚴》2013、《與機器跳舞的人——工傷之殤》2014、《我要大聲唱——女工專輯》2016、《紅五月》2017,共11張原創歌曲專輯。影像作品:電影《順利進城》2006、電影《命題人生》2009、紀錄片《皮村》2007。戲劇作品:《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2009、《城市的村莊》2010、《我們》2017。

筍竹之鄉——沿河

沿河鄉簡介

沿河鄉位於城口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鄉幅員面積111平方公里。轄紅巖村、柏樹村、文峯村、聯坪村、迎紅村、北坡村6個行政村35個社,共2380戶8356人,其中農業人口7353人。 沿河地貌呈“三山兩谷”,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形態格局特徵,形成典型的高山峽谷風貌。

沿河鄉素有“筍竹之鄉”的美譽,境內有6萬餘畝野生筍竹資源,可利用筍竹資源4萬餘畝,目前正在加大力度開展筍竹疏林改造工程,拓展深加工生產鏈條;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氣候優勢使得沿河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上有着獨特優勢,目前有香菇、小黑木耳、灰樹菇等食用菌產業經濟效益明顯,正成爲羣衆脫貧增收的重點產業;沿河中蜂蜜採四季之精華,釀醇厚之蜜香,獨具特色,供不應求。

沿河鄉地形地貌奇特,以扁桶峽爲代表的高山峽谷獨具風情;原中溪人民公社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公社建築,正在打造展示公社文化、知青文化的AAAA級景區;漫山的竹林生態旅遊資源,風景秀麗,正在規劃建設高端民宿和“大巴山竹林人家”;沿河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是紅四方面軍進入重慶的第一站。以“巴山竹苑•紅色沃土”爲主題及“一帶多片區”的全鄉旅遊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即將向世人展示獨有的巴山風情。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城口縣文化委員會

城口縣婦女聯合會

中共城口縣沿河鄉委員會

城口縣沿河鄉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沿河鄉婦女聯合會沿河鄉文化服務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北京大地民謠國際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城口縣大巴山藝術團

這場最接地氣的大地民謠

會給村民帶來怎樣的驚喜?

沿河的竹文化表演又會和大地民謠

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大地民謠這場紮根鄉土的實踐

會讓居民有哪些震撼和改變?

讓我們拭目以待,用心感受!

11月26日上午10點整

我們不見不散

來 源: 沿河微發佈

本期編輯:袁 丹

往 期 精 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