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一荒山發現烈士墓,志願者多日幫忙尋親尚無結果

今日(9月20日),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單位確實登記有一位名叫黃浩哲的烈士信息,爲當地渤海鎮上京村人。上京村村支部書記表示,經多日尋找,村裏沒人知道黃浩哲。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中秋節期間,有志願者在湖南省邵東市的一座荒山上找到了一處烈士墓,併發布尋人啓事。昨日(9月19日),一名志願者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發現的這處烈士墓保存較好,爲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炮一師二十七團三營八連黃浩哲烈士墓。

在中華英烈網上,只登記了一位叫黃浩哲的烈士,其籍貫與志願者們發現的黃浩哲烈士墓的墓碑上記錄一樣,爲現在的黑龍江省寧安市。今日(9月20日),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單位確實登記有一位名叫黃浩哲的烈士信息,爲當地渤海鎮上京村人。上京村村支部書記表示,經多日尋找,村裏沒人知道黃浩哲。志願者希望,等找到烈士家屬後,能更好地將烈士墓保護起來。

中秋節假期找到荒山烈士墓

中秋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湖南多名尋訪老兵的志願者來到湖南省邵東市,這是他們尋訪衡寶戰役遺址的一站。當地一位老人此前聯繫他們稱,邵東市一座荒山的半山腰處,有一個墓碑,碑文上篆刻的文字顯示,是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炮一師二十七團三營八連黃浩哲烈士之墓。

9月 19日,志願者“E哥”告訴新京報記者,烈士墓在坳峯嶺,鄰近一條小路,因爲山上長滿雜草,無論是從遠處望去,還是從山下路過,都很難看出山上還有一處烈士墓。“這處烈士墓是鐵路工人唐老先生一次巡路時發現的,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20年了,但他一直記在心裏,前不久他看到我們在幫助烈士找親屬,才聯繫到了我們。”

志願者發給新京報記者的現場圖片顯示,墓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見,墓碑正面篆刻文字爲,故人民功臣黃浩哲同志之墓,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炮一師二十七團三營八連立。墓碑背面篆刻文字爲黃浩哲烈士參軍入伍等個人信息,“黃浩哲同志年二十一歲,東北松江省寧安縣人,於四六年五月入伍,四九年十一月六日不慎遇事而亡,營委會決定,批准該同志爲中共黨員!”

“E哥”和新京報記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開辦的中華英烈網上查詢到,只登記有一位叫黃浩哲的烈士,其籍貫爲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公社上京大隊,犧牲時間爲1954年11月,犧牲地爲河南。犧牲地和犧牲時間與墓碑記錄不同。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當年的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公社上京大隊如今改名爲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京村。今日(9月20日),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單位確實登記有一名叫黃浩哲的烈士信息,年齡、籍貫等信息與上述墓碑記載一致,兩者所在部隊均爲二十七團八連,但登記的犧牲時間與墓碑不一樣。

上述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信息是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登記,不瞭解中華英烈網的信息是如何登記的。

一家三代人爲烈士守墓

志願者“E哥”提供的圖片顯示,黃浩哲烈士墓前有祭祀所用的貢品殘渣,墓碑周邊的雜草與整座山上的雜草相比明顯稀疏,也低了許多。志願者“E哥”稱,他們在當地瞭解到,這些年一直有一戶人家爲黃浩哲守墓,每年清明節都會到黃浩哲墓前祭掃。

今年79歲的唐東生年輕時,每逢清明節便會帶着兒子上山掃墓,如今他已經沒有力氣爬山,便由其56歲兒子帶着孩子去掃墓。

談起掃墓的原因,唐東生告訴志願者們,他曾看到烈士犧牲和埋葬的一幕。“黃浩哲犧牲後,部隊安排人裝來了一副棺材,由於怕壞人挖墓,安葬時還放了手榴彈,並由部隊爲犧牲的烈士立了碑。”

志願者“E哥”說,他們在廉橋坳峯嶺發現保留完好的黃浩哲烈士墓地墓碑後,十分欣慰。從他們今年尋訪到的30餘處烈士墓地來看,這是唯一有墓地墓碑、有名有姓的原始烈士墓。

志願者“E哥”希望,等找到烈士家屬後,能夠更好地將烈士墓保護起來。

村支部書記多日尋找烈士親屬無果

對於上述信息不一致的情況,志願者“E哥”介紹,根據他尋訪戰役遺址幫助烈士墓找家屬的情況,中華英烈網登記的烈士信息大多是過去根據手寫資料或者他人口述內容錄入,可能會存在一定差錯。“應該就是一個人,口述湖南和河南容易讓受衆聽錯。”

志願者“E哥”說,網傳的尋人啓事就是他們發佈的,這是他們今年尋訪衡寶戰役遺址以來,發現的第一處由當時部隊安葬、立石碑,並保留完好的烈士墓。“目前我們已經聯繫了邵東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都在幫忙尋找烈士親屬,但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今日(9月20日),寧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世紀80年代左右,登記烈士信息時,他們便開始尋找烈士的家人,找到家人的均有登記和備註,並且他們向烈士家屬頒發了烈士家屬證,但一直沒有關於黃浩哲烈士家人的信息。

寧安市渤海鎮上京村支部書記今日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前幾天接到了相關信息,經過他挨家挨戶尋找,全村沒有人聽說過黃浩哲這個名字,如今尋找其家屬的工作還在進行中。

這名村支部書記介紹,目前他們全村年齡最大的老人80歲左右,按照黃浩哲的出生日期推算,與黃浩哲年齡相仿的人,如果還活着,也要90多歲了。他認爲,黃浩哲入伍時才十幾歲,應該沒有成家,也沒有後代,尋找其他親屬會有一定難度,“我們也希望早日找到黃浩哲烈士的家屬。”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