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嶽塘區荷塘街道金湖羣力農居點。(記者方陽 攝)

湘潭在線11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津津 通訊員 武鏨)要致富,先修路。曾經,嶽塘區東北角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然而,短短几年時間,這片緊鄰長株潭三市中心的區域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馬路上車水馬龍,兩邊樓宇林立,昔日寧靜的地方變得熱鬧起來。這些既離不開嶽塘區委、區政府的科學決策,在轄區構建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離不開湘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潭發展投”)的積極參與,通過承建一個個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四新嶽塘”的建設。

“六橫六縱”讓交通更便利

今年9月,隨着竹埠大道二期完成預驗收,一條寬敞、平整的城市道路呈現在市民眼前。這條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幹道自主道通車後,將改善嶽塘區內道路交通及周邊環境,對嶽塘經開區的開發和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從周邊多條道路通車後,高樓建起來了,公交車也進來了。”這是嶽塘區荷塘街道不少居民的感受。以前,主幹道兩旁除了幾家工廠外,沒有幾棟樓房,路上公交車也很少。如今,道路的拉通吸引了不少房產商前來投資,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

最令村民期盼的是目前正在施工的團竹路和X157路。因團竹路沿線經過2個村,連接濱江大道、沃土路、芙蓉大道等道路,建成後不僅給沿線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還將提升嶽塘區的整體形象。X157路由西往東自芙蓉大道經荷塘街道荷塘村,上跨京港澳高速後再至盤龍大觀園,建成後將爲居民和遊客增添一條前往盤龍大觀園的便捷通道。

此外,滬昆高速公路連接線、板塘17號路、昭山23號路等道路貫穿於嶽塘區內,逐步形成了“六橫六縱”的大交通格局,不僅方便居民往來市區和旅客的出行,同時還將轄區的物流中心、交通樞紐、旅遊景區等緊密相連,對轄區招商引資、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紐帶作用。

配套設施讓城鎮更美麗

漫步公園,綠道兩旁風景怡人;走進各安置區,小區環境清新盎然;來到嶽塘區政府,辦公區域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這些年來,嶽塘區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日漸完善的配套設施,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

說到配套設施,不得不提“智慧嶽塘”的建設。它是城市信息化配套工程中的一項,自2017年1月啓動以來,承建單位湘潭發展投在嶽塘區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統籌調度、積極推進,於2017年底按時完成第一期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社會綜合治理、平安校園安全防控、視頻監控等系統爲主體的信息化平臺,涵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城市管理、電子政務6大關鍵領域。“智慧嶽塘”上線試運行後,市民網上辦事更便捷。

河東二污(濱江段)污水主幹管網項目竣工也讓市民感受到了“四新嶽塘”帶來的變化。作爲河東第二污水處理廠配套工程的一部分,河東二污(濱江段)污水主幹管網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湘潭發展投搶工期、抓進度,使工程在今年2月如期竣工,解決了嶽塘區濱江路、團竹路以及附近小區的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居民的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其實,配套設施建設最多的當屬道路配套設施建設。道路兩岸的綠化及景觀,爲嶽塘增添了不少風景,如團竹路、板塘17號路等城市道路的配套設施建設。還有團竹路和昭山23號路之間的沃土路,自2016年主道全線通車以來,不到一年時間,沿線2千餘米長的綠化、亮化及隔離護欄工程全部完工。這些園林式的道路景觀在讓城市更加美麗的同時,也改善了人們的出行環境。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