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元还没生娃的恭喜了!国家卫健委宣布了这个大消息!!!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文,

从今年起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的诊疗!

该消息一出,

瞬间引爆网络!

对女性来说,真是太棒了!

无痛分娩今年起全国逐步推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2018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阵痛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的诊疗。

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进一步规范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满意度。同时,加强产房医师团队的急救能力,进一步保障孕产妇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国家卫健委将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试点范围为具备产科和麻醉科诊疗科目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专科医院。

无痛分娩感受如何?

产妇:可以用“从地狱到天堂”形容

6月9日刚刚生下宝宝的张龙凤是福建省肿瘤医院一名医生,由于实习期看过太多产妇自然分娩的“惨状”,临盆前她决定尝试无痛分娩。

当日14时30分左右,张龙凤被推进待产室。随着宫缩越来越强、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她满头大汗、脸色发青、面孔扭曲,狠狠地抓着护士的手。“我要打无痛!”这是她进待产室后说的唯一一句话。

15时10分左右,经过大半个小时的宫缩和胎心监护,张龙凤终于被推入手术室,进行无痛分娩手术,仅耗时2分钟。

无痛分娩手术室内,麻醉科医师张素晶正在为张龙凤进行局部麻醉。余杉芳摄

10多分钟后,张龙凤从紧紧抓着病床栏杆咬牙、呻吟喊痛到面部渐渐停止扭曲,到后来甚至可以说上一两句话。

“打完无痛完全可以谈笑风生啦。”16时左右,张龙凤再度回到待产室时,脸上有了笑容。

进入产房后,张龙凤开始进入最后的“冲刺”。1个多小时后,19时16分,她顺利生下了近7斤的健康男婴。

图 人民网

产后回到家中的张龙凤感慨,“可以用‘从地狱到天堂’来形容当时的感受,有条件一定要就进行无痛分娩。”

为什么无痛分娩难推行?

麻醉医生紧缺、缺乏政策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不同地区无痛分娩率差异很大,华东地区无痛分娩率较高为38%,西北地区最低为1.02%,全国范围平均仅为10%,而在欧美发达国家,无痛分娩的使用率为85%左右。

除了一些“无痛分娩宣传度不高”“传统观念强”等产妇自身的原因,导致无痛分娩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麻醉医师的短缺以及相关政策因素。

2018年8月17日,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提到,目前全国共有麻醉医师7.6万人,我国麻醉医师虽然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量不高。

关于无痛分娩,你需要知道

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即使用适量的麻醉药物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

无痛分娩技术是否成熟、安全?

“无痛分娩”的概念从提出到实践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早已是临床上一项成熟、安全的技术。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最可行的分娩镇痛法,对孕妇和婴儿都没有影响。由麻醉医生从脊椎外层的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药,麻醉剂量只有剖宫产手术剂量的1/1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是否所有产妇都可进行无痛分娩?

适合自然分娩的产妇主观有做分娩镇痛的意愿,并在麻醉方面没有脊柱畸形、颅内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及穿刺部位感染的,都可以做椎管内分娩镇痛。

是不是所有产妇无痛分娩都完全无痛?

专家提醒,要防止理解偏差。“无痛分娩”只是减轻痛感,比如欧洲实施标准是“可以行走的硬膜外麻醉”,且保留一定的、可以忍受的痛感,有利于生产。

实施分娩阵痛后,有些人完全无痛,有些人还是有痛感,这与个人体质差异等因素有关。

无痛分娩会影响孩子吗?

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大家只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无痛分娩,就不必过于担心。

网友评论

看到这一新闻,不少“过来人”表示

非常推荐无痛分娩!

但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做无痛分娩,

还是会痛!

医务人员现场科普,

痛不痛还要看个人体质!

总的来说,

大部分网友还是推荐的,

无痛分娩的全国推广,

真的可以说是女性福音!

连男网友们都发来贺电!

无痛分娩各地医院名录(部分)

许多人关心,

哪些医院可以无痛分娩?

快转发收藏吧!

(注意:本名单并非完全名单,仅做参考)

图 人民网

相信无痛分娩的全国推广,

能够大大减少女性的“生育之痛”!

来源:四川交通广播FM101.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