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年仅16岁的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继位后想要一改羸弱的大明王朝,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势力,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曾定下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还明确规定太监的官阶不得大于四品,然而自从朱棣继位之后,太监的地位越来越高,到了明熹宗时,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势力更是日益嚣张,魏忠贤更是一手遮天,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自然要拿魏忠贤第一个开刀了。

  为了打击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崇祯帝重新重用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本就是魏忠贤的死对头,这下又有皇帝撑腰,因此很快网络了魏忠贤的罪证,魏忠贤也很快被下狱处死,而在魏忠贤临死前,他对崇祯帝启用东林党人十分不满,他曾大喊八个字:“任用东林党必亡国”,当时的崇祯还太过年轻,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人得势,然而东林党人都是一些只会逞口舌之快的人,一旦真正做起事来,就是互相推脱,遇到难题时,根本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面对内忧外患,崇祯帝一个人根本坚持不住,十七年后,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时,崇祯帝才明白了魏忠贤临死前的那句话,此时的崇祯帝不禁想起魏忠贤的长处,虽然魏忠贤结党营私,一手遮天,但是魏忠贤确实有干实事的能力,遇事能很快想出处理办法,而不是像东林党人那样互相推诿,逃避责任。

  因此在崇祯帝临死前,还特意厚葬了魏忠贤,由此也能看出崇祯帝确有几份悔意,其实早在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就已经看出了魏忠贤的危害,然而明熹宗之所以没有除掉魏忠贤,就是避免东林党独大,想用魏忠贤来制约东林党人,然而崇祯却不懂得互相制约的道理,因此上位后就急于杀掉魏忠贤,这才导致了东林党一手遮天,也间接导致了最终的亡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