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來百花洲邂逅“神祕湘西”

11月25日,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聯合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發行中心、山東同程尚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湘西舜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首屆“體驗湘西”活動周將在百花洲開展,一系列的特色湘西美食、美酒、香茶以及工藝品靜待泉城市民前去欣賞。現場準備如何?湘西特色產品都備齊了嗎?11月24日一早,本報記者來到百花洲“探營”。

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布展

湘西風情預熱 泉畔吸睛無數

25日一大早,晨光熹微,不少工作人員已經在現場緊張布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明天活動就開幕了,我們正在檢查廣告臺和指引標識,確保沒有問題。”他說,爲了保障活動效果,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奮戰好多天了。“爲了能讓泉城市民更好地享受湘西文化,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9點30分,來遊玩的市民逐漸多了起來,山東落子、山東快書、呂劇也此起彼伏。百花洲明府城北門入口處,一陣清亮的歌聲響起,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聚過來。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辣喲辣!辣!辣!”伴隨着人們耳熟能詳的《辣妹子》歌曲,幾位身着民族服飾的苗族姑娘拿着斗笠,載歌載舞。她們的表演“吸睛無數”。市民王女士和她的鄰居一起來百花洲聽呂劇,還沒走到呂劇臺前,就被這湘西民歌吸引了過來,“俺在電視上聽宋祖英唱過,沒想到今天親眼見到真的湘西姑娘唱這歌,真是人美歌甜啊!”

苗族風情舞蹈

這時,一羣身着漢服的小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圍聚在“體驗湘西”活動周演出現場,津津有味地看着頗具苗族風情的歌舞表演。一首歌過後,一位小男孩調皮地喊:“我們聽不懂湘西方言呀!”

“那你們想不想跟我學學呀?”舞臺上的苗族姑娘熱情回應小男孩的回答。“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在苗語中,‘給家莫’就是我愛你的意思;‘先桑’就是老師的意思。所以,孩子們可以對身邊的老師說‘先桑給家莫’!”

孫雨露小朋友說,第一次見到苗族風格的歌舞表演,對“神祕湘西”非常向往。帶隊老師、經八路小學大隊輔導員劉娟說,這羣孩子們是該校二年級學生,來百花洲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感悟傳統文化、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明。她說:“本來,今天只是爲了讓他們學一學老濟南的風俗、體會儒家文化,恰巧趕上‘體驗湘西’活動周,這是給孩子們的意外之喜。只有深入瞭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才能達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目的,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非常有利。”

經八路小學學生們觀賞苗族歌舞

湘西特產豐盛 靜待泉城市民

湘西山谷居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區域經理石飛宇是本次活動參展商之一,在他的展示店內,極具苗族風情的苗繡、揹包以及皮包琳琅滿目。他表示,這家公司志在將湘西風情文化傳播到全國,讓大家都愛上湘西文化。在一件牛皮皮包前,石飛宇介紹,在古代,受限於技術,苗繡基本都以布或綢爲打底,無法實現皮具的繡花;現在,有了技術,他們將苗繡繡在了皮包上。

“感謝濟南給了我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希望通過這次文化周活動,讓濟南市民初步瞭解我們湘西文化、苗族特產。”石飛宇還表示,該公司也致力於湘西文化旅遊的推廣,藉助此次採訪機會向泉城市民發出誠摯的邀請:“請大家有機會前往湘西旅遊,我們將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湘西風情!”

石飛宇介紹苗繡特產

湘西紅心獼猴桃、蜜柚、擂茶、木錘酥……這些讓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和小喫,在本屆活動周都可以品嚐到。湖南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研發中心主任劉醫雲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土家族小喫木錘酥自古就有“千錘百煉”的美譽。“這種小喫是用湘西出產的花生、芝麻、瓜子等食材,通過飴糖的熬製,‘變身’成一張‘大餅’;再通過木錘的錘制,使其變得有勁道;最後,用刀切割成方塊,滋味美妙無比。”

劉醫雲說,在周生堂生產獼猴桃以及柚子等食物的加工食品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到工廠打零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最多可達一天500人,在繁忙期每個人一個月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而工廠的長期工人中,貧困人口占據了全部工人數量的40%,有效助力了湘西的脫貧攻堅工作。她表示,作爲當地土生土長的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幫扶當地貧困戶脫貧、共奔小康。“希望濟南市民也會喜歡我們的產品,購買我們的產品,共同爲湘西脫貧攻堅事業努力。”

清澈的泉水、魅力的湘西文化,主辦方要爲泉城市民奉獻一場饕餮盛宴。兩地不同的風情,在這個濟南的冬天究竟會有怎樣的激情碰撞?來百花洲吧,定會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END-------------

文、圖/濟南日報記者 李鵬

首席編輯:李鵬飛 校對:高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