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何嘉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

來源:腫瘤資訊

腫瘤百科電臺

本期電臺主播

科普文字

小細胞肺癌約佔肺癌15%-20%左右,它的治療方式根據其不同分期有着不同的方案。目前最常使用的小細胞肺癌分期是TNM和VA分期。其中VA分期按照腫瘤與放療範圍的關係分爲侷限期和廣泛期。

許多患者想問小細胞肺癌是不是和其他肺癌一樣,可以接受手術治療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現有的臨牀數據及研究,TNM分期中T1-T2,淋巴結爲陰性且未發生轉移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是推薦接受手術治療的,他們是能從手術中能獲益。 而患者在根治手術後需要接受傳統的依託泊苷含鉑方案的輔助化療,這樣才能保證療效。 但由於在明確診斷時,I期的小細胞肺癌僅佔全部小細胞肺癌的約5%,即說明有95%的患者未能從手術中獲益,那麼就只能使用化療及放療等全身綜合治療了。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有不少小細胞肺癌患者即使腫瘤不大,醫生也會建議非手術治療。

對於爲侷限期但超出T1-T2的患者以及VA分期中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患者,目前推薦的治療方法是同步放化療。其中侷限期的一線化療方案首選4-6個週期依託泊苷含鉑方案,廣泛期則可使用依託泊苷含鉑方案或伊立替康含鉑方案。由於疾病惡性度高,容易出現耐藥和進展,因此建議患者在每2-3個週期及完成化療治療時複查胸腹CT查看治療效果,從而決定下一步方案。當患者出現疾病進展或者耐藥的時候,則選擇二線化療方案,其中包括了拓撲替康、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賽、替莫唑胺等。

目前對於小細胞肺癌患者暫時未有臨牀證實有效的靶向藥物使用。在Notch蛋白配體DLL3的單抗在一項I期研究中,對於DLL3高表達的患者有着令人欣喜的抗腫瘤效果,但離正式臨牀使用還有相當大量的研究需要完成。而對於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治療來說,暫無臨牀研究證實單藥或聯合化療有效。

大家所關心的PD-1/PD-L1免疫治療方面,目前已經批准了在一線治療失敗之後使用納武單抗單藥或者聯合伊匹木單抗作爲二線用藥治療小細胞肺癌,而且效果讓人滿意。現階段仍有不少免疫藥物治療小細胞肺癌的臨牀試驗正在進行,其中包括納武單抗與二線化療的比較以及帕博利珠單抗與傳統一線化療比較。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目前仍處於起始階段,但隨着越來越多的臨牀試驗開展以及更多的數據報道,免疫治療將會成爲抗擊小細胞肺癌的重要手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