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机炮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在早期的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机炮是当时空战的唯一武器,即便是的轰炸机身上也安装了多门机炮用于自卫,到了二战结束以后,随着空空导弹的兴起,机炮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尤其是在越南战争以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放弃了机炮,仅有轰炸机还安装有机炮用于自卫,但是由于当时的空空导弹并不是那么成熟,使得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场上由于没有机炮,在发射完全部导弹以后就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并且在近距离格斗中屡次被米格战斗机的机炮击落,于是在越南战争以后机炮又被装了回去。

如果说战斗机或者轰炸机安装有机炮那是在正常不过了,但是如果是一架运输机也安装有机炮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匪夷所思,然而事实上不但有安装机炮的运输机,并且这款运输机的机炮堪称是火力强大,这就是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款重型运输机,前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于是决定研制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超过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伊尔-76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了。伊尔-76可以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运输机,直到现在还拥有许多国家在使用这款运输机,其中也包括我国,而且伊尔-76可以算是为我国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安装有机炮的就是伊尔-76家族中的一款改进型号伊尔-76MD。

伊尔-76MD是伊尔-76的军用型号,其尾部安装了一个UKU-9K-502-1有人尾炮塔,炮塔配备了2门双联装的GSH-23机炮和PRS-4雷达瞄准具,除了安装在伊尔-76MD上,该炮塔也被图-95和图-22M轰炸机所采用。该炮塔所使用的GSH-23机炮的设计也非常有意思,该炮是前苏联根据“加斯特”法则研制的一款23毫米双联装机炮,而“加斯特”的基本原理是在机炮的两个炮管中,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个炮管装填及发射炮弹,如此循环往复的发射炮弹。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紧凑,高可靠性,并有非常高的射速(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结构复杂的重型转管航炮),并且还非常的轻便,全重仅是51公斤,最高射速能够达到3600发每分钟,射速相当于6管转轮机炮的60%左右,火力相当猛烈。而伊尔-76MD运输机则干脆安装了2座GSH-23机炮,也算是秉承了老毛子的一贯特点。

在当时来说,随着空空导弹的不断成熟,采用机炮作为自卫武器确实有点过时,即便是该机炮能够发射干扰弹,但是仍然感觉没什么用处,然而谁曾想在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当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阿富汗游击队经常使用便携式防空导弹(以美国援助的毒刺为主)埋伏在前苏联机场的周围,在飞机刚刚起飞的阶段发射导弹,给前苏联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运输机,在被击落以后,除了飞机本身,数百名士兵可能也会随着飞机命归西天。而伊尔-76MD的机炮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伊尔-76起飞的时候,机炮便开始处于警戒状态,根据地面情报的自主搜寻的结果,使用GSH-23机炮扫射地面的武装分子,想象一下23毫米炮弹打在人的身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而伊尔-76MD装备的2座双联装GSH-23机炮外加上充足的弹药,也可以形成一种对地面游击队形成了威慑效果。可以说伊尔-76MD在阿富汗战场上除了运输以外,在保卫机场安全的战斗中也算是战功卓著了。

在近几年的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也算是非常的活跃,经常运输重要军事物资和人员,不知道在运输过程中有没有让叙利亚的恐怖组织武装分子尝一尝GSH-23机炮的滋味,也让他们回忆一下,他们的父辈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感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