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機炮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在早期的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機炮是當時空戰的唯一武器,即便是的轟炸機身上也安裝了多門機炮用於自衛,到了二戰結束以後,隨着空空導彈的興起,機炮開始變得不那麼重要,尤其是在越南戰爭以前,全世界範圍內的大部分作戰飛機都放棄了機炮,僅有轟炸機還安裝有機炮用於自衛,但是由於當時的空空導彈並不是那麼成熟,使得美國空軍在越南戰場上由於沒有機炮,在發射完全部導彈以後就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並且在近距離格鬥中屢次被米格戰鬥機的機炮擊落,於是在越南戰爭以後機炮又被裝了回去。

如果說戰鬥機或者轟炸機安裝有機炮那是在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是一架運輸機也安裝有機炮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匪夷所思,然而事實上不但有安裝機炮的運輸機,並且這款運輸機的機炮堪稱是火力強大,這就是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伊爾-76是前蘇聯在上個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款重型運輸機,前蘇聯爲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急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超過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以彌補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伊爾-76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誕生了。伊爾-76可以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運輸機,直到現在還擁有許多國家在使用這款運輸機,其中也包括我國,而且伊爾-76可以算是爲我國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安裝有機炮的就是伊爾-76家族中的一款改進型號伊爾-76MD。

伊爾-76MD是伊爾-76的軍用型號,其尾部安裝了一個UKU-9K-502-1有人尾炮塔,炮塔配備了2門雙聯裝的GSH-23機炮和PRS-4雷達瞄準具,除了安裝在伊爾-76MD上,該炮塔也被圖-95和圖-22M轟炸機所採用。該炮塔所使用的GSH-23機炮的設計也非常有意思,該炮是前蘇聯根據“加斯特”法則研製的一款23毫米雙聯裝機炮,而“加斯特”的基本原理是在機炮的兩個炮管中,一個炮管發射炮彈時,其後座力通過一個槓桿裝置來帶動另一個炮管裝填及發射炮彈,如此循環往復的發射炮彈。如此設計的好處在於:結構簡單緊湊,高可靠性,並有非常高的射速(甚至遠遠超過了一些結構複雜的重型轉管航炮),並且還非常的輕便,全重僅是51公斤,最高射速能夠達到3600發每分鐘,射速相當於6管轉輪機炮的60%左右,火力相當猛烈。而伊爾-76MD運輸機則乾脆安裝了2座GSH-23機炮,也算是秉承了老毛子的一貫特點。

在當時來說,隨着空空導彈的不斷成熟,採用機炮作爲自衛武器確實有點過時,即便是該機炮能夠發射干擾彈,但是仍然感覺沒什麼用處,然而誰曾想在隨後的阿富汗戰爭當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阿富汗戰爭期間,阿富汗游擊隊經常使用便攜式防空導彈(以美國援助的毒刺爲主)埋伏在前蘇聯機場的周圍,在飛機剛剛起飛的階段發射導彈,給前蘇聯軍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運輸機,在被擊落以後,除了飛機本身,數百名士兵可能也會隨着飛機命歸西天。而伊爾-76MD的機炮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伊爾-76起飛的時候,機炮便開始處於警戒狀態,根據地面情報的自主搜尋的結果,使用GSH-23機炮掃射地面的武裝分子,想象一下23毫米炮彈打在人的身上是一種什麼樣的後果,而伊爾-76MD裝備的2座雙聯裝GSH-23機炮外加上充足的彈藥,也可以形成一種對地面游擊隊形成了威懾效果。可以說伊爾-76MD在阿富汗戰場上除了運輸以外,在保衛機場安全的戰鬥中也算是戰功卓著了。

在近幾年的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也算是非常的活躍,經常運輸重要軍事物資和人員,不知道在運輸過程中有沒有讓敘利亞的恐怖組織武裝分子嘗一嘗GSH-23機炮的滋味,也讓他們回憶一下,他們的父輩在阿富汗戰場上的感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