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中旬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发布的纪录片《从T-50到苏-57》中,详细的记录了苏57从设计开始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在此纪录片中,一组在苏-57机腹底下的采访镜头,首度曝出了苏-57的弹舱。虽然这个纪录片并没有曝出苏-57开舱时的照片,但从苏-57弹舱的尾部几乎与发动机引擎喷射口几乎平齐的设计可以看出:它的弹舱设计分前后两个弹舱。在这种设计理念下,苏-57如果挂载近距空空导弹它最少可以内置8枚。而从俄罗斯最近密集公布的一系列新技术来看,苏-57的弹舱并不是为了挂载中距空空导弹的,它更多的用途,是被用来挂载远程及超远程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据从叙利亚战场回来的俄罗斯苏57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在接受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的采访时说:“苏-57在叙利亚战场中试验了新武器 ,试验非常成功。”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新武器是什么?

俄罗斯在早先的报道中称其在叙利亚战场上空击中了300公里外的X-59MK2,随后在今年1月公布了一则发射X-59MK2亚音速巡航导弹的视频。这两则报道被很多人混淆成为一则报道,但据了解X-53MK2的有效射程为190公里左右,它是没法击落300公里外的目标的。而根据所有俄罗斯媒体有意的只是说“新武器”并非确切指出是X-59mk2这一早已经被大家熟知的武器,所以新武器更可能是从苏联就开始研发,在今年6月已经有消息曝出研发已经到了尾声的超远程空空导弹R-37M。R-37M为何方神圣?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说过,R-37M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早已经达到了300公里(1994年),而R-37M的引发方式就是由地基雷达获得引爆位置坐标,发射后依靠惯性导航飞抵目标位置附近,在最后的1-2秒内开启雷达波进行引导引爆,这对预警机等此类大型作战平台几乎是必杀的,等预警机雷达收到R-37M的雷达波照射时,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可能连1秒也不够了。尽管俄罗斯媒体所有人都语晦不明有意不指出新武器的R-37M,但它已经呼之欲出了。新武器有了,俄罗斯在近期又不闲着,他们刚说准备给苏-57换上最新的发动机“产品30”,又马上公布了此前外界还任何消息的“产品30”的部分结构技术。至此,苏-57的机动性可谓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刚好抵消了苏-57超大弹舱中可携带的X-59MK2亚音速巡航导弹和300公里射程的R-37M因为过重而对整体产生的影响。

很多人都会说,导弹厉害了发动机厉害了,可隐身性能差也是个渣渣。事实真是如此吗?苏-57的隐身性能和F22比起来,确实有所欠缺,但并不代表它是完全没有隐身性能的。在目前所有5代机所承担的作战任务中,“临门一脚”即对大型空中作战平台的打击是它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当前的5代机隐身和机动性性能都很好,且携带的武器多是中距空空导弹。然而苏-57在装备了R-37M后,它可以在300公里外发射隐形导弹来达成这一目的,相比较而言,它甚至比F22所开创的近距攻击方式更加的安全,只是这个导弹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很多国家并不具备。

当然很多人又会有个问题了,R-37M如何获得引爆的坐标位置呢?其实这属于一个常识性问题,在当前所有的5代机作战任务中,发现预警机轰炸机运输机等作战目标的从来都不是战机自己去发现的,更多的是在地面长波段雷达发现目标后再进行起飞作战,如果让F22以自己搭载的雷达自行去找敌方大型空中作战平台的话,这更不如说是去撞大运去了。而在俄罗斯目前战略体系全方位收缩的态势下,地面基站将体现更大的作用。

至此,苏57的设计师所说的“全能性”得到了真实的验证。苏-57对地打击有X-59MK2等导弹可以选择,对空超远距离有R-37M可以选择,至于近中距离的格斗导弹苏-57更可能采用的是外挂的方式,所以说在空战方面而言它近、中、远、超远都可胜任。对于美国F22,苏57总设计这样评价:“由于偏重于隐身和空战,它的弹舱能够放入很多的中距空空导弹,但因为弹舱结构的原因,它没有办法放进去对地面进行打击的重磅炸弹,也没有办法放进去超远程空空导弹。”美国一直宣称的F22全能性在苏57面前,好像确实有点不够看。对此,美国人反驳称苏57还未经历实战,而他们的F22已经服役超过10年了。但很显然,苏57在叙利亚未服役先实战的风格在世界上是就此一家,对于它实战经验少的批评其实是有失公正的,没有哪一个飞机在实验阶段就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俄罗斯方面这样说:十年磨此一剑,今日水到渠成。苏57的成功让人感慨,毕竟就连俄罗斯自家人都被一直忽悠苏57隐身差是垃圾,俄罗斯人自己都信了,说不定印度就是在俄罗斯人的忽悠下放弃了与其关于苏57的合作呢?看来战略忽悠局并非中国有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