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合肥,记者 刘梦然)讯,1月16日晚间,恒瑞医药(600276.SH)宣布人事调整,在总经理职务上履职17年的周云曙就任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接替此前掌门人孙飘扬。

事实上,在带量采购的新一轮医药改革背景下,以仿制药起家的企业普遍感到残酷降价压力,随着恒瑞医药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正式走到台前,如何朝着既定的战略方向前进成为其首要职责。

职业经理人走上前台

资料显示,孙飘扬1982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进入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工作,1990年担任厂长。Wind显示,孙飘扬担任恒瑞医药董事长的起始时间为2000年3月。

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市制药厂是一家作坊式小企业,在担任董事长期间,孙飘扬确立了以抗肿瘤药和麻醉药为突破口,逐步从药品加工到仿制再到仿创。截至1月16日收盘,恒瑞医药总市值为3823.08亿元,在医药股市值记录中保持领先。

在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后,卸任董事长职务的孙飘扬,仍然为公司董事,并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据了解,孙飘扬担任恒瑞集团董事会主席一职并没有变化,恒瑞集团是恒瑞医药的第一大股东,孙飘扬仍然是恒瑞医药的实际控制人。

财联社记者从恒瑞医药处获悉,孙飘扬在执掌恒瑞医药期间,早有运营选择职业经理人模式的意图。

接替董事长职位的周云曙同样为恒瑞医药资深员工。据恒瑞医药公告,周云曙,高级工程师、博士。1995 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1995 年至今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发展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

业内人士表示,职业经理人在国内市场也被称之为"经济的操盘手",其素质与作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与市场的稳定。从周云曙的履历来看,孙飘扬早在多年前就为角色转变做好了谋划和准备,这种谋划也表现在恒瑞医药整个职业经理人团队。

据恒瑞医药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孙飘扬仍然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恒瑞医药目前的战略和企业文化不会出现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加大在创新和国际化方面的投入,推动恒瑞加速转型升级,实现产品从仿制向创新转变。

面临行业洗牌

据悉,恒瑞医药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转型做创新药的仿制药转型企业。中金研报显示,目前公司有包括PD-1、吡咯替尼等6个创新药产品上市,已形成每年1-2个创新药上市的良好态势。公司2019年创新药收入贡献有望达50亿元,占收入提升至21%,较2018年25亿元(占比14%)实现快速增长,创新药快速放量已成为公司增长新动力。

财务数据显示,作为医药大白马,恒瑞医药2018年投入研发资金26.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3%。2019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8.99亿元,占销售额比重达17.1%。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近五年公司的毛利率从2014年度的82.38%增至2019年三季度的87.89%,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从2014年度的21.28%增至2018年度的23.60%,净利率则保持在19%至24%;资产负债率控制在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轮药品带量采购将于近日进行。据悉,第二轮药品带量采购共纳入33个品种,50个品规,覆盖糖尿病、高血压、抗肿瘤和罕见病等治疗领域,涉及1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包括恒瑞医药在内,多家业内龙头企业将参与竞标。

恒瑞医药有四款产品参与,分别为蛋白紫杉醇(乳腺癌)、阿比特龙(前列腺癌)、替吉奥胶囊(胃癌)以及曲美他嗪缓释片(抗心绞痛)。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入围企业数量大大提高,不再局限于3家,申报企业如果等于或者超过9家,最多入围企业可以达6家,因此与上一轮全国集采相比,此轮降价力度更大。

业内专家分析,对于药企而言,接受价格,合规改造,优化渠道,严控质量、生产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任务,而在医药行业也将发生巨大改变,预计有30%企业需要转型,这个行业在未来3-5年对企业的淘汰会加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