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11月25日報道,中國能夠擁有如此安穩富強的局面,離不開老一輩科研人員的無私奉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將一生都獻給國家與人民,只爲造出大國重器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與威脅。而老一輩專家們哪怕到了退休年紀都依舊奮戰在最前線,指導後輩子孫進行科研,爲中華崛起埋下希望的種子,終有一天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此,也讓我們銘記兩彈一星元勳與所有科研人員的貢獻,有了他們纔有了這太平盛世。可不幸的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院士於17日早晨離世享年101歲,於21日在北京八寶山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真是令人悲痛交加。兩彈一星元勳共有23人,每一位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撐起了核武、衛星與載人航天事業的江山,只是健在者只剩四人——王希季、于敏、孫家棟與周光召,但願四位老人家福壽安康,你們的健在就是對國人最好的安慰。由此,也讓我們想起了中國第一次核爆的時候,儘管當時蘇聯撤資影響了中國研製的進程,可在錢三強、錢學森、李四光等老一輩專家的努力下,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當然,我國的核武工廠可不止一處,它們實現分工合作、數據互通才有了現在這麼多的核武與導彈。軍方於24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再次介紹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核武工廠,那麼它究竟在哪呢?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816地下核工廠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核工廠,更是一個曾在地圖上被抹去的地方。它位於長江上游重慶涪陵白濤鎮,幾十年來屹立密林深山無人尋,保密性堪稱最高級。

我國在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不久後,又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後續研究。於1967年派出8342部隊與大量民兵共計五萬餘人,擔負重要的地下施工任務,而科研人員則安心研製核武,可謂是與世隔絕的範例。爲了保密與平民的安全,直接將白濤鎮從地圖上抹去讓居民遷址,直到1984年國際局勢緩解,我國宣佈停止816工廠的運作,不過依舊存在禁令。最後到2002年政府下達解禁令,隱姓埋名35年的英雄們才得以面向全國,歌頌他們的功績。也是在這段時間,他們造出了一款款大國重器,怎能不令人欽佩?

而816地下工廠總面積高達10.4萬平方米,內部盤根錯雜且精密各種洞穴與隧道多達一百三十處,如果將縱深加起來都有二十多公里長了,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成爲全球第一核工廠也是名副其實。現在816核工廠成爲紅色愛國基地,於2016年封閉式改造一年,部分景點對外開放,門票僅需65元,想要去看看的網友們可不要錯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