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总体布置班组成为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中唯一的获奖班组,他们的目标是设计出“航空公司愿意买、飞行员愿意飞、乘客愿意坐”的飞机。

▲图为班组成员与C919飞机模型合影

在一群身着西装的获奖企业代表中,一身深蓝色工装的王勤超有些与众不同。这身朴素的工装,显示了他为之自豪的身份——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一名飞机设计师。作为科室主任,他所带领的总体气动部总体布置班组在11月2日颁发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中成为唯一的获奖班组。

11月3日,以“讲好质量故事 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媒体对话会在京举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陈钢指出,中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立足于“评管理”“评理念”,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弘扬质量先进,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图为班组长王勤超代表班组领取2018中国质量奖

目标“一布到位”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5月11日在上海成立,是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2017年10月19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向客户交付第三架ARJ21新支线喷气客机,这意味着中国支线喷气客机正向批产化稳步迈进。

在媒体对话会上,王勤超介绍,总体布置班组共16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超过70%。近年来获得省部级质量奖项15项,授权专利1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三项,创造价值超过4亿元。

 ▲ 图为总体布置班组全体成员

“民用飞机是一个复杂的产品也是高技术的产品,同时也涉及乘客生命安全,所以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责任、质量就是素质的价值观,同时我们也提出要让航空公司愿意买、飞行员愿意飞、乘客愿意坐的目标。”王勤超说,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建立了“两透一创,一布到位”质量管理模式,即通过吃透需求、吃透技术来确保做正确的事和把事做正确,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来提供驱动力,实现“一布到位”——一次做好、缺陷为零的工作目标。

“我们运用这个模式,总结提炼了139项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证飞机组装一次成功,在国际同行业中达到先进水平。”王勤超说。

2003年,从北航本科毕业的王勤超来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前身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5年后,随着中国商飞成立,他也随研究所一起成为其中的一员。

“总体布置班组简单说来就是顶层跟下层之间的交汇处,顶层有70~80%的任务都要从我们这里分分解到下面,第一次布置就要到位。我们不仅要做总体安排,还要监督,就是说要放出去,还要收回来。”王勤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必须吃透需求吃透技术,确保过程监控,才能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毕竟创新是有风险的事情。”

▲图为班组成员在进行技术问题的处理

 “一布到位”并不容易。王勤超也曾有过“没到位”的经历。有一次,他们班组为某型飞机设计用于某个部件维修的口盖,后来经过论证,该部件整个生命周期都不会坏,所以决定不设计口盖了。后来航空公司表示必须设计口盖,因为设计100%没问题是理论上的,但不排除制造、使用环节可能会出现问题。经过好几次论证后,他们咬紧牙关决定修改设计,并承诺一个月完成。

 “当时本来想请外国咨询公司,要40万美元,而且没法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后我们决定还是自己成立QC小组来做,用一个月时间解决了问题。”那段每天工作11小时、每周工作6天甚至7天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所有设计都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

“平时你们的设计任务都很重吧?”记者问。

“不是很重,是非常重。”他介绍,目前该班组同时参与ARJ21、C919、CR929这三个大项目的设计,工作量相当大。“我们是个年轻的班组,优点是有冲劲、有干劲,劣处是纷纷面临结婚、买房、生孩子等各种生活的压力。”

 “那你如何带领班组成员排解压力呢?”

“玩狼人杀。”这个1980年生的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说,“这是我们每次搞团队建设的保留节目,既能增进交流、还能训练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王勤超说,“重要的是,不管在多大的压力下,都要有担当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因为这是在造我们自己的飞机。”

 ▲玩狼人杀是这个班组团队建设的保留节目

坚守者的回报

累不算什么。回首15年的飞机设计生涯,王勤超觉得最艰难的是2006、2007年。“那时候ARJ21项目研制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压力特别大,所里走了一大批人,跟我同期进所的那批人走了一半。”

王勤超也回去跟父亲发牢骚。干了一辈子飞机维修工作的父亲说:“你要相信,没有努力干不成的事。”他当时有点不以为意,直到看到刚喷上漆的ARJ21那一刻。

设计过程中,王勤超和同事们经常会去制造车间。“当时ARJ21是绿配土黄,并不觉得漂亮,也可能是审美疲劳。直到有一天,在总装线上,我第一次看到喷了漆的ARJ21,蓝白相间,那么漂亮!”当时广播里正好在放那首《飞得更高》,王勤超看着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即将展翅翱翔,“真的特别特别激动,差点跟同事抱头痛哭”。

▲图为班组成员在进行技术交流与协调

 2008年底,ARJ21试飞成功。这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喷气客机。

坚守者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有过那次经历以后,遇到再多困难,也不会退缩了。”

现在,有总体布置班组参与设计的8架飞机在天上飞。“你设计的飞机质量好,你的孩子可以骄傲地说,这飞机是我爸造的。但要是飞机质量出了问题,别人也会对你孩子说,这飞机是你爸造的。”王勤超说,飞机质量一定要好,否则丢脸事小,人命关天。

2002年ARJ21立项,2003年毕业的王勤超赶上了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其实,他毕业时可以选择当时“效益更好”的航天,但他一头扎进了“效益不那么好”的航空。“薄弱,才更需要我们。”

 ▲图为班组成员一起过生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人物|《大国工匠·创造力》第四期 黄金娟:效率提高58倍,准确率达百分百

记者进班组 | 给机器人“造大脑”的机械手班(附视频)

本期编辑:肖婕妤

(长按二维码,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