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四桶油”間接控股陝天然氣逾55%,開啓天然氣全產業鏈模式

來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作者:曹恩惠 

備受矚目的延長石油整合陝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陝天然氣”,002267.SZ)一事,最近有了新進展。

陝天然氣9月20日午間發佈公告,陝西省國資委、陝西燃氣集團與延長石油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延長石油以資產置入的方式向陝西燃氣集團進行增資擴股。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後,延長石油將持有陝西燃氣集團52.45%股份,成爲陝西燃氣集團的控股股東。此外,延長石油將通過陝西燃氣集團間接控制陝天然氣55.36%股份,成爲後者的間接控股股東。

有着“第四桶油”之稱的延長石油整合陝天然氣——這家天然氣上游企業通過併購的方式將中間管網、下游資產收入囊中,由此打造天然氣產、運、銷的全產業鏈的模式。這一模式,因陝西省爲全國僅有的擁有省級天然氣上游公司、管網公司、燃氣公司的省份,而在全國難以複製。

但對於延長石油而言,若後續業務整合順利,該公司在天然氣業務的全產業鏈模式爲其未來的發展增添不少成色。

同時,陝天然氣也有望降低經營風險。對此,二級市場也給予了較爲明顯的反映——公告發布後,陝天然氣的股價午後迅速拉昇。

這次天然氣上下游企業的整合雖然沒有示範效應,卻讓國內油氣市場出現了一家獨樹一幟的省級油氣公司。但需指出的是,這樣的整合是發生在延長石油和陝天然氣近些年來業務發展陷入瓶頸的背景之下。

延長石油體量龐大。該公司此前是國內僅有的四家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企業(其他三家爲“三大油”)。依靠這樣的優勢,延長石油成爲國內除“三大油”之外,擁有年產千萬噸級別原油生產能力的“第四桶油”。財務數據進一步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延長石油的總資產爲3733.02億元。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7.21億元,同比增長11.01%;實現淨利潤8.44億元,同比增長56.48%。

不過,隨着外資和民營企業准入限制放開,我國油氣體制迎來了“里程碑”式的重大改革。今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取消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限於合資、合作限制,並將於7月30日施行。這意味着,石油天然氣上游勘探開發將向外資和民企敞開大門。但這也預示着,延長石油的先發優勢將會逐漸減弱。

實際上,近些年來,延長石油正在加大油氣上游勘探開發力度,具體包括不斷擴大天然氣探明儲量規模、積極啓動勘探低投入區、超前探索多礦種勘探等。尤其是天然氣業務,該公司“十三五”的目標爲,到2020年要實現天然氣產量80億方,產能100億方。

於是,近些年來延長石油加大資金投入。相應地,該公司有息債務方面逐年提升。截至2019年6月底,延長石油總債務爲2388.16億元,短期債務佔比超過70%。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規模投入的情況下,延長石油整體的盈利能力還有待提高。

聯合資信在最新出具的延長石油信用公告(2019年9月11日)中指出,延長石油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盈利水平仍較低。這一點從該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中可看出:今年上半年,延長石油的這項數據爲0.64%,同期A股石油石化板塊(中信分類)的淨資產收益率爲3.30%,低於行業水平。

根據延長石油近些年來的戰略,天然氣業務顯然被提升到一個重要的地位。

陝西是中國天然氣生產大省之一,但區位優勢並未成爲延長石油在本地售氣的優勢。因缺乏銷售渠道,延長石油的天然氣幾乎都是液化後銷往其他地區,並使得延長石油在外省市還需面臨中石油的競爭。在此情況下,延長石油天然氣業務發展受制。此次整合陝天然氣後,延長石油的天然氣業務上下一體,有望打破當前困局。

對於陝天然氣而言,此次整合更是一大利好。

財務數據顯示,陝天然氣近些年來營收穩步增長,但淨利潤卻上下起伏。今年上半年,陝天然氣實現營業收入51.47億元,同比增長20.12%。但其歸母淨利潤爲2.22億元,同比下滑31.98%。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一方面由管輸價格調整造成,另一方面也受缺乏自有氣源的影響。與延長石油的整合,顯然可以實現上下游捆綁。

在明確了增資擴股比例之後,延長石油和陝天然氣的整合還需履行陝西省國資委的審批程序,亦涉及中國證監會豁免延長石油的要約收購義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境內經營者集中申報審查。

這一省天然氣全產業鏈模式的正式落地,尚需時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