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對於微信支付上浮民生銀行卡提現費率一事引發熱議,微信指出成本壓力來自民生銀行快捷支付費率,民生的回應中卻對此避而不談。

雙方各執一詞,大家可能會疑惑,究竟民生銀行是否向支付機構收取了費用呢?微信支付背後的成本壓力究竟又從何而來?

民生銀行手續費成支付機構重壓

事實上,包括微信支付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調用銀行的快捷支付接口時,只要從銀行劃出款項,就會產生費率,形成成本。而向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收取通道資金劃撥費用也是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中間收入。民生銀行的手續費相對其他銀行較高,這無形中又給微信支付增加了一重壓力。

簡單來講,微信支付提升提現手續費的最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民生銀行快捷支付手續費高於同行業,微信支付已難以承擔,才提升了提現手續費。微信支付同樣強調,並不會在提現手續費上盈利,部分銀行的通道費用遠高於0.1%,提升提現手續費只能緩解一部分成本壓力,也給其他通道費沒那麼高昂的銀行被用戶選擇的機會,創造出更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

從近日騰訊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財報可以看出,微信支付的支付業務爬升導致了支付相關服務產生了較高的收入成本。財報指出,微信支付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長已超過50%,其中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00%。同時騰訊第三季度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長了35%至人民幣451.15億元。而該項增長就主要來自於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內容成本以及渠道成本。

銀行通道費增加倒逼平臺提費

在民生銀行的回應中,他們還表示,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的快捷支付業務,今年已接入網聯“斷直連”,無論合作方收費規則如何變化,該行從未做過價格調整。但據業內人士分析,正是在“斷直連”背景下,銀行卡向第三方支付賬戶轉賬手續費提高才倒逼支付平臺提費。

目前,從第三方支付提現或者轉賬至銀行卡,雖然可能暫未調整,但是從銀行卡向第三方支付的通道費在增加。一般來說,銀行借記卡向第三方支付賬戶轉賬的手續費大約爲1‰-2‰,近期不少銀行提高了這一通道價格,倒逼第三方支付機構反向資金轉出到銀行卡提高收費標準。作爲支付平臺,爲了維護用戶的交易成本,只能選擇用低頻的提現交易去補貼高頻的快捷支付交易。

這一現象並不僅僅針對微信支付,而是在移動支付行業形成了一種趨勢。支付寶在2013年12月開始對PC端轉賬服務收費,2016 年 10 月 12 日起,對PC及移動端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行爲收取 0.1% 的手續費。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的原因,在支付寶的官方解釋中,同樣強調了銀行手續費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而從整體格局來看,一味爲用戶承擔所有成本並不有利於市場的成長,構建一個積極健康且能長期發展的行業環境,纔是持續爲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基本條件。微信支付並不會通過微調手續費來牟利,在移動支付飛速發展的當下,他們更多在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更優質的平臺環境,乃至行業環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