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鄉間的民國莊園詹豔

  高大氣派的城牆、小橋流水的庭院、灰瓦石牆的房子、青翠欲滴的竹林,也許,這就是大多數人心目中“莊園”的模樣吧。早就聽說,在馬曹廟鎮戴家灣村就有這麼一處莊園,雖然歷經歲月飄搖,但它幽靜別緻、古樸厚重的氣質依然讓人神往。

  我們沿一條彎彎曲曲的村間小道而行,不多時,便見眼前突然橫亙出一座與周邊風格截然不同的建築,這便是方本仁莊園了。

  燦爛的陽光,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莊園的木門石牆上,彷彿穿越了千年歲月,從歷史一直流淌到今天。

  雖隱匿於鄉間,但莊園依舊有着一份張揚與霸氣。莊園外,由青磚和水泥砌成的圍牆,陳舊而堅固。

  邁進大門,夢中的莊園實實在在出現在眼前。古老的石橋、半月的橋洞,這極具江南風韻的一切都讓人心生寧靜。

  橋上,幾朵盛放的菊花,幽香、冷峻;橋下,一汪清冽的池水,碧綠、幽靜。置身其間,人無聲而景有意。

  歲月悠悠,當歷史如過眼雲煙,古老的莊園便只留下一個滄桑而平靜的輪廓。若想尋得一絲過往的蹤影,那圍牆上依稀可辨的新四軍標語倒是可以覓得一二。

  隔着歲月的長河,讀着當年的標語,仿若身處夢裏夢外一般,無限遐想,盡收方寸。

  若說整個莊園的主體,當屬園內一棟集中式的古樸與西式的典雅爲一體的兩層樓房。這古樸厚重的宅子,承載了多少家族的榮耀與興衰?我們畢竟遲來一步,官廳的畫棟雕樑,連同族中子弟早晚琅琅的書聲,俱已恍隔雲泥。

  曾經的風光已然不再,但是提起宅子的主人方本仁將軍,老人們還是心存敬意。據說,方將軍模樣威風人也和順,對鄉親們最是親近,自家的田給老百姓種從不收取苛捐稅,在老家威望頗高。

  走出家門後的方本仁曾擔任江西督軍,東南五省聯防軍江西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1929年5月,國民政府委方本仁爲湖北省政府委員,代理省主席,兼民政廳長。他極力支持家鄉建設,捐資創辦了萍鄉平民工廠,黃州平民織布廠,百福寺楚黃高等小學。1925年,黃岡大旱,農業欠收,他捐資募款,購糧裝載23條木船救濟黃岡災民。他對其長子方達智身陷敵營任僞漢口市建設局長職,表示極大的憤慨。一面策劃其子脫離虎口,一面拜託董必武介紹達智去解放區,參加革命。同時支持其四子達士上前線抗日,董必武稱方本仁爲愛國將領。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日軍全面侵華開始。自此,這隱匿於鄉間的淨土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靜。

  經歷了一次次劫難,如今,宅子早已是人去樓空,聽不到往昔車來車往的喧囂,看不見昨日衣錦還鄉的榮耀,它彷彿獨自站立於時光的深處。

  品味着當初的故事,我們放眼大廳,居中一口天井,天井的另一邊,便是當初方氏家族生活起居的地方。樓頂之上,一顆五角星依然眩目。

  走進小樓,便覺一陣涼爽。正屋最大的特色當屬木質的樓梯了,踏上去“咯吱”作響,舉足邁步則需小心翼翼。走在這保存完好的樓梯上,聽着那頗有節奏的“咯吱”聲,怎能不讓人遙想當年?

  二樓,依然是一片空曠。也許,這裏曾經有烏黑雕花的太師椅、有大紅鏤空的木牀、有光亮幽藍的景泰藍花瓶。只是,此時的樓閣,氣勢猶存,浮華已逝。

  歲月悠悠,人們常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時間的久遠。在這裏,我們總是禁不住感嘆時光的流逝。

  作爲莊園,當年的主人早已隨風而去。作爲文物,如今的主人又該做些什麼?據說,早在2008年,莊園就已被確定爲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然而,這麼多年來,莊園的維護與管理一直非常艱難。

  見證了歷史的變遷,當地的村民們也希望能將這份珍貴的記憶永遠保存。也許,在他們的心中,這座莊園不僅僅只是一份寶貴的物質財富,它更是一份家族的榮耀、一種精神的寄託。

  作者簡介 詹豔,女,現就職於團風電視臺,黃岡市作協會員。喜歡讀書和寫作,在《黃岡日報》《鄂東晚報》《楚天文藝》等報刊發表過多篇文章。主創和參與的新聞、欄目多次在省、市、縣各級廣播電視媒體中播出,並榮獲湖北省、黃岡市好新聞獎若干。

  莊園風光

  正門

  小橋流水

  門前石獅

  歷盡滄桑的牆體

  爬滿青藤的城牆

  主樓

  園內風光

  木樓梯

  鐵將軍

  本文圖片由團風縣攝影家鄭幼鵬拍攝提供,特此致謝!

  來源:團風文聯

  推廣:團風企業招聘 推薦

  湖北(團風)瑞力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生產操作工、倉庫管理員、生產統計員、CAD繪圖員、質檢員、採購員、工程預算員、現場項目經理(福利待遇優厚,發展空間十足)聯繫電話王經理:13397150295職位詳情點擊

  對此事你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

  Ta們都已關注了

  

  

  

  商務合作|品牌推廣|網絡營銷|活動策劃

  聲明:本文由團風網發佈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轉載請註明來源』投稿聯繫QQ/微信564371086

  更多點擊查看本地最新高薪招聘信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