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對於助聽器來說,尤其是屋裏屋外溫差較大的環境下,助聽器也會和人一樣,容易“感冒”。助聽器的“感冒”是由冷凝水引發:耳道的內部與外部存在很大的溫差(尤其在寒冷的室外),當耳道內潮溼的熱氣進入到冰冷的受話器後就會產生冷凝水而聚集在受話器內,當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時就會讓受話器“感冒”,感冒症狀的機器聲音表現爲聲音輕、聲音悶、噪音/失真、時有時無、無聲等現象,嚴重的還會腐蝕受話器部件。

耳內機內的冷凝水在受話器內部是看不到的,等到機器出現故障時再處理已經晚了,因此平時對機器的防潮、乾燥等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1)助聽器在不使用期間,請打開電池門後放入封閉的乾燥盒內。

2)在寒冷或潮溼的季節裏,堅持每天使用電子護理寶乾燥助聽器。每年11月份 ~ 次年4月份期間,每晚乾燥6小時;其它時間每晚乾燥3小時即可;如果受潮明顯,應延長乾燥時間,直至可以正常使用。乾燥時請打開電池門(電池不要乾燥)。

使用電子護理寶乾燥機器內的水份是最有效的;使用乾燥盒可以預防機器受潮,但除潮效果不明顯。

3)在洗臉、洗澡、游泳、洗頭等前,請先取下助聽器;在任何活動後若耳道內有水,務必先用棉花棒等工具擦乾耳道內的水份後再佩戴助聽器,否則極易造成助聽器受潮。

防冷凝水是防潮的補充,是冬季獨有的現象。助聽器保養還有另一防:防耳垢。

耳朵裏的耳垢是正常生理現象,有些人油脂分泌旺盛,則會出現油耳。

因定製式助聽器是佩戴在耳道中,與耳垢或耳油經常接觸。耳垢或耳油一旦進入助聽器內部,則會造成助聽器零部件的損壞,從而造成助聽器一系列問題。爲了避免出現這個問題,需要在助聽器出聲孔處安裝防耳垢裝置。

但是,當耳垢或耳油附在防耳垢裝置上時(部分還會進入到受話器內部),將堵塞受話器聲音輸出通道。當耳垢/耳油積累到一定量時(如下圖所示),機器亦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聲音輕、失真/噪聲、時有時無甚至無聲等問題。

爲了預防出現以上現象,我們向您建議:

1) 定製式助聽器至少一週清潔兩次;油耳朵建議每天清潔一次;

2) 如耳垢過多或呈油性耵聹,請及時更換防護網的耵聹擋板。建議每1~3個月更換一次防耳垢裝置。佩戴者可自行更換,也可從您助聽器驗配師那得到幫助;

3) 用棉花球或柔軟的棉紙(布)將助聽器擦乾淨,然後用配套的軟刷清除出聲孔或耵聹擋板上的耳垢或其它阻塞物;

4) 助聽器外殼可用含75%酒精的棉球消毒;

5) 耵聹檔板若有鬆動,應及時更換;

常規耳背式助聽器是耳塞佩戴在耳道的部位,因此耳垢經常積聚在耳塞出聲孔處。需要定期清理耳塞或及時更換。

除了防潮、防震、防耳垢三防之外,針對助聽器的保養,我們還有以下建議:

1)及時更換已不能使用的舊電池,禁止使用劣質電池;

2)若在一段時間內不使用助聽器,請務必將電池取出,以防電池漏液腐蝕機芯;

3)如果去醫院做微波理療,不要把助聽器帶進理療室;

4)千萬不要用尖物去捅進聲孔與出聲孔,因爲可能會損壞看不到的零部件或線路;

5)不要用水或其它可能引起危險的溶劑擦洗助聽器;

6)遠離高溫,不要將助聽器暴曬在強烈陽光下或靠近熱源,不要用電吹風、烤箱或微波爐等熱源來烘烤助聽器,過熱將很容易損壞助聽器;

7)助聽器以及配件、電池應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吞入腹中;

8)經常注意助聽器乾燥劑是否受潮。乾燥劑受潮時顏色會有變化,需要把它烘乾後再使用或及時更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