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見過太多唯分數論的家長,但在池亦洋的故事裏,我們看到的是父母用耐心與堅持,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重新點亮了他的希望之光。父母的愛是一樣的,但對每個孩子的關注,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客觀上會存在差異。

兩年前有一部叫“零零後”的紀錄片引起熱議,這部紀錄片只有五集,卻有着非常罕見的耐心,因爲它花了10年時間才拍成。

2006年,張同道開始跟拍同一個幼兒園裏的18個孩子,此後的十年,將他們的成長點滴記錄下來。有人稱它爲:每位中國家長都應該觀看的紀錄片。

而在今年9月3日,它的電影版來了:《零零後》。

電影版《零零後》,形式與電視版相似,只不過展現的是沒在電視版裏出現過的兩個孩子的12年成長經歷。

如果把電影版《零零後》和電視版《零零後》對照着看,你會發現,這羣孩子的故事都在印證着同樣的道理:

01.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池亦洋,是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王”。

調皮搗蛋的事少不了他總領頭,一會兒挖地道,一會兒上樹,一會兒唱國歌……身上披着紅色的斗篷,手上拿着一根竹竿,他覺得自己就像個行俠仗義的大英雄。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一進入小學就遇到了大難題: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坐在最後一排,天天手撐着臉,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天天挨批。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爲什麼那麼光芒四射的孩子,現在變成這樣?

他不是壞孩子,只不過是因爲我們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只有一條:除了考試,一切都不算數。

所幸,他有對開明的父母。

他們沒有急着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是多給他嘗試的機會,讓他自己去發現到底喜歡什麼。

果然,當池亦洋遇到了橄欖球,那個自信的他回來了。

2016年,池亦洋15歲,這一年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橄欖球青年競標賽,這一次他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唱響國歌。

在池亦洋五歲的時候,他曾經帶着一羣熊孩子們唱國歌。

誰也沒想到十年之後,他能代表國家隊,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唱國歌。這個孩子身上燃燒的心始終沒有熄滅,他只是在某一段時間喪失了光芒。

我們見過太多唯分數論的家長,但在池亦洋的故事裏,我們看到的是父母用耐心與堅持,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重新點亮了他的希望之光。

02.

尊重孩子的思想與個性

電視版紀錄片裏讓菌菌印象最深刻的,是個叫做一一的孩子。

可以說她是整部紀錄片裏,畫風最清奇、最不像孩子的一個。

3歲開始她就特立獨行,不愛交朋友,永遠都是一個人在玩。

幼兒園裏,外面的孩子玩成一團,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靜靜看書。淡定從容且自然,沒有任何不開心。

幼兒園的大李老師擔心她的社交能力,每隔兩天就想給她介紹個朋友一起玩。

然而,一一併不買賬。

但她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用哭鬧的方式拒絕。

反而給大李老師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

“我不想要朋友,我有這個權利,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在別人家,這樣的孩子也許會被懷疑是自閉症,甚至會覺得她是怪胎。但一一家不同,她與衆不同的思想與個性始終被尊重,並且被保護得很好。誰都沒有逼迫她一定要怎樣,也沒有人責罵她:你跟別人不一樣很奇怪,做一個內向的人沒出息。

他們尊重她的權利和選擇,但也會引導她,創造條件和機會,讓一一自己感受友誼。

十三歲的一一,回到了她的幼兒園,做義工。

她還是不習慣跟一羣小朋友玩耍,便到一旁,獨自做起手工。

不久,小朋友紛紛來到她身邊,都拿起了手工。

面對小朋友的問題,一一非常耐心細緻,沒有一點不耐煩。小朋友們都很喜歡這個溫柔的大姐姐,離開時大家紛紛與她擁抱。

安靜內向的一一,也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小朋友的喜愛。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個性,成年人不能打着爲他好的旗號去強制改變,甚至打罵懲罰。

孩子的性格塑造,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正確引導。

十三歲的一一,早就明白:

“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自己開心就好啦。”

這個道理,大多數父母卻不明白。

03.

親子之間更需要溝通

萌萌曾經乖巧可愛,特別聽話,軟妹,愛笑愛撒嬌……

可是,從初一開始,萌萌進入了逆反期。

現在的她,耳不離耳機,眼不離手機。常常回到家就進了自己房間,和父母交流越來越少。

訪談時,回憶起曾經和女兒親密相處的時光,媽媽忍不住落下眼淚。

特別是兩年半以前,萌萌還多了一個妹妹,使得父母與萌萌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萌萌說:

我並沒有想要一個妹妹。可能爸爸媽媽想要,那就要唄。

二胎,對父母來說,也許意味着一個新的生命,一道新的保障,一段更幸福的人生。

但對萌萌來說,她覺得自己被忽略、被取代了。

萌萌13歲生日那天。

父母,還有妹妹柚子都在給她過生日,不過父母的重點都在小女兒身上。爸爸說柚子你快跟姐姐說生日快樂,媽媽看柚子坐得不舒服想把她抱起來。

萌萌可憐兮兮地在角落反覆說,我可以許願了嗎?

但是,沒人把注意力在她身上。

萌萌越發感覺自己被不公平對待。

她不但改變不了,甚至連表達自己想法也做不到。

自尊近乎崩潰,怎麼辦?

叛逆。

於是萌萌沉迷於化妝、社交、直播……

在家裏找不到的存在感,她要通過外界補償回來。

她排斥家庭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是,討厭妹妹。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排斥她。

惡性循環就這樣開始了……

獨自面對鏡頭,她落下淚水,說,很想回到過去。

對於很多二胎家庭來說,孩子難免會產生心態失衡。

父母的愛是一樣的,但對每個孩子的關注,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客觀上會存在差異。但是作爲父母,是不是也應該與萌萌溝通,讓萌萌感受到自己是在被關注的呢?

有人說《零零後》選取的樣本太單一,不能代表所有零零後。

因爲它只記錄了北京一所幼兒園裏的孩子及他們的家庭。

這些家庭不是高級知識分子,就是家境優渥。

這部片更應該改名爲《大城市中產階級家庭中的零零後》。

不可否認,確實是這樣。

紀錄片中的這幾個孩子還不足以代表全中國的所有零零後,它只是呈現了定語條件下的零零後,而上億資產家庭的富二代、小縣城的少年、偏遠山村的孩子……

這部紀錄片卻沒有呈現。

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故事不同,卻在印證同樣的道理: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是給予充分的養分,然後靜待花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