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藥學人員必學:上感與流感

今天給大家之前分享過的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和流行性感冒(流感),在學習、工作中的藥學人員,必須要掌握,這樣才能通過考試,這樣才能進行用藥指導!其實也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知識,這樣才能安全的用藥!

上呼吸道感染

即上感,俗稱傷風或急性鼻卡他,由多種病原體(鼻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而致,其中鼻病毒常引起“鼻感冒”;腺病毒常引起“夏感冒”;埃可病毒和柯薩奇病毒常引起“胃腸型感冒”。感冒的傳播途徑有兩種:

①直接接觸傳染;

②由感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黏液、打噴嚏或咳嗽產生的氣溶膠)而傳染。

流行性感冒

即流感,由流感病毒(甲、乙、丙及變異型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極易造成大流行,往往在短時間內使很多人患病。

流感潛伏期爲數小時至4天,併發症比較多(如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和膿毒性休克等),年老人和體弱患者易併發肺炎。

1.全身可有畏寒、疲乏、無力、全身不適,有時有輕度發熱或不發熱、頭痛、四肢痛、背部痠痛、食慾不振、腹脹、便祕等;小兒則可能伴有高燒、嘔吐、腹瀉等症狀。

2、病毒進入鼻黏膜細胞,釋放出引起發炎的物質,使鼻腔及鼻甲黏膜充血、流鼻涕、或有水腫,同時嗅覺減退。

3、打噴嚏,鼻中的神經末梢受到黏膜腫脹的刺激,經過反射而打噴嚏。

4、咽部可有輕、中度充血,咽喉腫痛、咽乾燥感、聲音嘶啞和咳嗽等症狀。

5、血常規檢測白細胞計數仍正常或偏低。當併發細菌性感染時,則血白細胞計數增多。

流感臨牀表現

1.單純型

全身痠痛、周身不適、食慾不振、乏力、高熱、頭痛、畏寒等;可能有流涕、鼻塞、噴嚏、咽痛、乾咳、胸背痛和聲音嘶啞等,典型病程約1周。

2.肺炎型

多見於小兒及老年體弱者,臨牀可見持續高熱、呼吸困難、咳嗽、發紺及咯血等。肺部可聽到溼性囉音。X線攝片顯示兩肺可有散在絮狀影。

3.胃腸型

除全身症狀外,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典型病程24天。

4.神經型

高熱不退、頭痛、譫妄以致昏迷。兒童可見抽搐及腦膜刺激症狀。

組方原則

抗感冒藥的組方原則

①解熱鎮痛藥:感冒發熱的溫度雖不高,但常伴有疼痛,解熱鎮痛藥可退熱、緩解頭痛和全身痛,常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

②鼻黏膜血管收縮藥:減輕鼻竇、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狀,有助於保持咽鼓管和竇口通暢,例如僞麻黃鹼;

③抗過敏藥: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乾燥和變稠,減少打噴嚏和鼻溢液,同時具有輕微的鎮靜作用,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

④中樞興奮藥:加強解熱鎮痛藥的療效,拮抗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

藥物治療

非處方藥1.感冒後有微熱或流感後出現髙熱,並伴有明顯頭痛、關節痛、肌肉痛或全身痠痛,可選服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製劑

2.感冒初始階段,可出現卡他症狀,如鼻腔黏膜血管充血、噴嚏、流淚、流涕、咽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可選服含有鹽酸僞麻黃鹼或氯苯那敏的製劑,如美撲僞麻、酚麻美敏膠囊、雙撲僞麻、氨酚僞麻、僞麻那敏、氨酚曲麻等製劑。

3.對伴有咳嗽者,可選服有右美沙芬的製劑,如酚麻美敏、美酚僞麻、雙酚僞麻、美息僞麻、僞麻美沙芬等製劑。

4.爲緩解鼻塞,局部選用1%麻黃素、萘甲唑啉滴鼻劑、羥甲唑啉滴鼻劑、賽洛唑啉滴鼻劑等。使鼻黏膜血管收縮,減少鼻黏膜出血,改善鼻腔通氣性。

處方藥藥圈1.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對亞洲A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活性。減輕臨牀症狀,並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導致肺炎等併發症。對無合併症的流感病毒A感染早期,發病48h內用藥效果好。

甲基金剛烷胺用量:100~200mg/d,用法:分2次口服,其

抗病毒活性比金剛烷胺高2~4倍,且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少。注意事項:孕婦、神經精神異常、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禁用,且此兩種藥物易發生耐藥,目前全球流行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對其耐藥。

2.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是一類全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藥。可選扎那米韋吸入給藥一次10mg,一日2次,或口服奧司他韋,一次75mg,一日2次,連續5天,但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宜及早用藥,在流感症狀初始48h內使用較爲有效。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扎那米韋。

注意事項

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1.抗生素對導致感冒和流感的病毒均無作用!但病毒與細菌感染密切相關,當感冒時,病毒在咽喉部繁殖引起發炎,咽喉部細胞失去抵抗力,細菌會趁機繁殖,併發機會性細菌感染,表現爲高熱不退、呼吸急促、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狀。此時,往往要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可通過殺滅或抑制細菌成長而起到抗感染作用。但應嚴格控制聯合應用抗生素的指徵,沒有併發細菌感染的症狀、體徵和證據時不應服用處方抗生素,憑執業醫師處方或在醫師、藥師指導下應用。

2.對服用含有抗過敏藥製劑者,不宜從事駕車、高空作業或操作精密儀器等工作;含有鼻黏膜血管收縮藥(鹽酸僞麻黃鹼)的製劑,對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肺氣腫、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者需慎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製劑對妊娠初始期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服用含有解熱鎮痛藥製劑時應禁酒,同時注意對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血小板減少症、有出血傾向者、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者,應慎用或禁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感冒藥物。青光眼患者不建議使用僞麻黃鹼作爲局部用藥。

3.由於非處方感冒藥物在2歲以下幼兒中應用的安全性尚未被確認,因此不能用於幼兒的普通感冒。若其症狀必須應用藥物控制,則應使用國家藥政部門批准在幼兒中使用的藥物。對≤ 2歲嬰幼兒儘量避免服用含有減鼻充血劑僞麻黃鹼、鹽酸去氧腎上腺素、鹽痠麻黃鹼的抗感冒藥,或含有抗過敏藥苯海拉明、溴苯那敏、氯苯那敏的鎮咳藥。2~5歲的兒童,僞麻黃鹼的劑量爲成人的1/4;6~12歲的兒童,僞麻黃鹼的劑量爲成人的1/2,儘量使用糖漿或混懸液製劑。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製劑。

4.感冒一般病程多在1周左右,無嚴重症狀者可不用或少用藥。注意休息,多飲白開水、橘汁水或熱薑糖水。並避免過度疲勞和受涼,平時應到室外活動,增加身體的禦寒能力,依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常開窗戶,注意室內通風和清潔,勤曬被褥。常作深呼吸換氣。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藥圈

5.感冒藥連續服用不得超過7天,服用劑量不能超過推薦的劑量,在連續服用1周後症狀仍未緩解或消失者,應去醫院向醫師諮詢。

6.流感時,在發病36h或48h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與普通感冒不同,目前已有特異性抗流感病毒藥物。流感患者只要早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大多不再需要對症治療。如果使用,應提高針對性,不一定都用複方製劑。

7.加強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手段。抗流感病毒藥物預防只能作爲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高合併症風險人羣的緊急臨時措施。

8.孕產期婦女在出現流感樣症狀之後,即可儘早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斯他韋和扎那米韋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發熱對孕婦和胎兒均有不利影響,可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妊娠3個月內禁用愈創木酚甘油醚。哺乳期婦女儘量不使用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金剛烷胺等,這些藥物能通過乳汁影響幼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