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时满身铠甲的照片,看上去像个结结实实的肉棕。

作为男人的袁世凯,身材短小,体态臃肿;读书不多,屡试不中,自难风雅。

在女性的眼里,既无“高度”又少“风度”,显然魅力不够。

哪像人家李鸿章,1.83米的高度,早年进士出身,翰林院养就的文章气质,外加“洋务运动”历练出来的外交官风度,往哪儿一站都帅气夺人。

斯人如此,搁在现代,也称得上是魅力不减的“老帅哥”。

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北洋大臣的政治衣钵,却无法继承李氏的男人风度。

身高没办法,乃是娘胎里带来的,但向横里长,那就得怪他那一张嘴。

天下“吃货”没有不胖的

着晚清制式“武警”大衣的袁世凯。

倘若以貌取人,袁世凯的确有点色不如人,至少不养女人的眼——个头不到1.6米,身躯臃肿,圆头短颈,在一袭晚清特制“武警”军大衣的衬托下,不免示人粗鄙。

三女儿袁静雪说:“我父亲生就一副五短身材。我们曾看到过他做直隶总督时的一张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他已经比较胖了,到了中南海,比以前更胖了些。”

法国人用恭维代替开涮,形容袁世凯:他的身材、面部表情、头部的外形、面貌的轮廓以及胡须的式样与他们的老虎总理克莱蒙梭非常相像。

实话实说,克莱蒙梭长得不咋地,算是法国人眼中的次品。

1915年12月12日《纽约时报》直截了当地说他:“矮小结实,有着粗脖子,身形微胖。”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用外交辞令修饰了一下自己的评语:“他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

众口一词,个矮腰圆,体壮脖粗,袁世凯一亮相,在架势上就矮了李鸿章三分。

这还是远看。

走近看,袁世凯皮糙肉厚,面如蒙尘,暗无光亮,比不得人家李鸿章气血充盈,满面红光。

得,在肤色上又吃了一亏。

相貌上,袁世凯先天不足。

所以老袁一生什么都被人编排,就一点没人诟病,即从未有过桃色绯闻。

说来还得归功于长得不帅。

尽管相貌不佳,读书不多,既无高度又逊风度,但袁世凯久处市井,历练江湖,深谙市井风俗,为人处世上,既不违人情,又颇合事理,加之机心绵密,善于权变,所以官场上,巧于应付,拿捏尺度,自显英雄风采;情场上,体贴人意,不乏温度,一点不缺女人缘。

管理妻妾队伍有一套

袁世凯气血饱满的一张照片。

袁世凯生命中的女人,明里暗里,大大小小,前前后后,十多位如夫人,可谓艳福不浅。

只是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袁世凯的帅而对其一见钟情的。

袁世凯的九位小妾中有三位来自妓院(大姨太、六姨太、八姨太)。

对于中国文人、官吏的娶妓为妾,林语堂解释说:“大多数著名的学者像诗人苏东坡、秦少游、杜牧、白居易之辈,都曾逛过妓院,或将妓女娶归,纳为小妾,故堂而皇之,无容讳言。事实上,做了官吏的人,侍妓宥酒之宴饮,无法避免,也无虑乎诽谤羞辱。”

袁世凯的妾则更多地来源于自家的女婢,是在长期主仆生活中慢慢建立感情的。

从女婢走入老袁个人生活的有五位,她们分别是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七姨太、九姨太。

前三位是朝鲜族。这三位朝鲜姑娘,袁世凯自己说是抗日援朝间,他家的三位女婢。

而七姨太是大姨太的女婢,九姨太是五姨太的女婢。

尽管袁世凯长得不帅,这些女人与他结缘都是“先结婚,后恋爱”,但老袁自有老袁的魅力,女人们大都念着他的好而在情感上臣服于他。

查老袁的一妻九妾。四姨太还为他殉节呢(吞金立死),三姨太、九姨太没殉成。(三姨太吞金后,伤身,三个月后死;九姨太因为怀孕,有孕乃大,被劝下,没死成。)

一个女人肯为一个男人抛弃生命,你能说这只是金钱的关系?说明老袁在她们心里是有分量的。

老袁管理妻妾队伍是有一套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一碗水端平。不似光绪皇帝那样偏心眼,专宠珍妃一个。

到最后怎么着,就那么三个后妃还分成三拨,和载湉哥离心离德。

老袁不,他从不搞满人那套翻牌子勾当,每个女人给一周,七天时间满打满算,朝九晚五,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钱财利益方面,七子袁克齐说:“我父亲对待她们,都一例看待。无论分物或给钱,没有偏轻偏重的情况。因此一家向称平安,争吵的事情,我一次也没见过。我记得三庶母想买一副金镯子,父亲说,好!每人一副,一个人买是不行的。月钱数目,各房一律,谁也不能多拿。家中存款折子向由我母亲保管,父亲的图章由五庶母存着。家中用钱,我母亲向父亲报告数目后,就拿去请五庶母盖章,到银行去取。取出后交账房按月钱数目发放。如果庶母们谁要犯了错误,父亲除当面训斥外,还要看情节轻重,停发一月或数月月钱。有一次九庶母与人赌博,就被停发两月月钱。”

这就对了,按规则办事,走程序,不偏不倚,这就消除了妻妾队伍中“患不均”、嫉妒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发挥妻妾的主观能动性

山东巡抚任上的袁世凯,堪称他的“青春写真”。

管理妻妾队伍,除了一碗水端平,还有一条是老袁让这些女人有事干。

女人没事干就会生事,三个女人一台戏,东家长西家短,整天搬弄是非。

老袁采绵里藏针法,让大姨太场面上出风头。

大姨太早年虽出身于青楼,但是人家有梁红玉一般的眼光,属于能自如应付台面的女性。

二姨太管钱财(前期)和烧菜,前期管钱财,是因为那时还没挖掘出五姨太的金融才能,说白了,五姨太那时还未进门呢。

三姨太发扬朝鲜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弹琴(七弦琴)唱歌。

大家知道,韩姬的音乐和舞蹈才能是天生的,不少朝鲜能歌善舞的女性,最后凭借舞之蹈之进入了“国母”的行列。

五姨太管队伍建设,说是管理,后期主要是掌握财权,因为她把账做得滴水不漏,让老军头的“老爷”看不出破绽。

其实暗地里,她早就开始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乃至于到分家的时候,她这一支一点儿也没经受金钱的摧残。

在民国那个只认钱的年代,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似六姨太,20世纪50年代,还在中老年档期,便把本来就不多的余钱给用得囊中羞涩,最后被新政府作为社会闲杂人士动员去了农村,最后惨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破败小屋里。此是后话。

不同于前面几位过了更年期的姨太太,六、七、八、九姨太太此时因为正值“虎狼之期”,故白天让其学文化,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晚上值班伺候,巫山云雨。

大家都在忙。忙就好,闲事儿就少,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也就少。

那会儿的社会,西风还未刮到寻常人家,夫妻之间并不强调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无所事事的一群女性待在一起,非把一个家庭弄得鸡犬不宁。

想想也是,每日三餐吃饱了喝足了,不弄点儿响动也太憋屈了自己。

夫君袁世凯知道这个理,外加他也是河南项城一苦地方出来的,脑子里总有一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耕农思想。

所以这一家的众多女性都在忙。

袁世凯对待妻妾特别鬼的地方就是投其所好,对症下药。

不知是真是假,据说袁世凯好上了二姨太的熏鱼,二姨太美得什么似的,每天用高粱米和芝麻养蟹,变着法子改善伙食。

五姨太杨氏从小跟爹做小买卖,擅长理财,老袁就让其管钱。

还假装糊涂让五姨太每天从预算里扣点儿小钱,自得其乐。

什么都拿不出手的那几位,就让她们学英文,学填词,酬酢唱和,吟风弄月。

其实,读懂人心、善解人意的男人,从来都不缺魅力。

何况袁世凯并非一般的男人,而是手握重权、足够“伟大”的将相人物。

“忧惧”二字是他头上一把刀

袁世凯平时吃完饭,就拿袖子当抹嘴的布。平时吃饭的速度很快,所谓狼吞虎咽,胃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装满了,等胃饱的信息传到大脑,已经超载了。外加人过中年,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所以袁世凯比较胖。

袁世凯57岁过世,未免早了些,搁到现在,连离退休年龄都没过。

袁的生命为何如此短暂?世人众说纷纭。信中医者归为进补过头所致。

据天津袁府任总管的陶树德回忆,说袁每天凌晨五时起床,之后进办公室批阅一会儿文件,“然后喝茶、牛肉汁、鸡汁。7时早点,包子四色,鸡丝面一碗(一般仅吃包子一两个,余下由侍从分充早点)”。

“10时左右,进鹿茸一盖碗。11时许,进人参一杯。中午12时午餐”。下午“点心为西餐,然后服自制活络丹、海狗肾。7时晚餐……”

因此有人认为袁所食用的“多为补血强身、滋阴壮阳者”,属于补血强身过度。

信纵欲过度之说者认为:“伤于情色。袁妻妾成群,不下十数,她们共为袁生育了32个子女。”

但是这些依据,个人看来,都有些牵强附会,腐尸味太浓,和现代医学的科学原理格格不入。

窃以为袁世凯短命,首在“忧惧而死”,“忧惧”二字是他头上一把刀。

洪宪帝制的美梦破灭后,引发了举国声讨,但真正伤及老袁的是北洋系亲信的众叛亲离。

想想这些人曾经的“忠恳”,看看现在不可收拾的局面,心里一定似刀割。

这是1912年4月前后拍摄的袁世凯照片。这时候的袁世凯明显老了,胡子拉碴的,像一个皇城根儿下的糟老头。

研究表明,人的每一次生气都会引发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血液变黏稠,从而造成心肌缺氧。伊朗国王巴列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被推翻后,都很快忧郁而死,袁难道是特殊材料铸成?

其二,袁世凯家族的男性都不长寿,都没过60岁而终。

其父袁保中,享年51岁。

养父(叔父)袁保庆突病死在南京任上,终年48岁。

叔父袁保恒终年52岁。

叔祖袁甲三军功显赫,官至漕运总督,也在57岁时寿终。

人的寿命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遗传。宿命点儿看,袁家男性的遗传里没有长寿的基因,这也难为不得袁大总统。

最后的原因才是袁世凯的过量饮食。

袁世凯的秘书长张一麐一天早晨被袁找去问事,方坐下,问他早餐没?

张一麐答已用,于是袁氏自个儿吃起来,“先食鸡子二十枚,继而进蛋糕一蒸笼,剖食皆尽。余私意此二十鸡蛋一盘蛋糕,余食之可供十日。无怪其精力过人也……”

袁世凯饮食并不挑剔,只是崇拜鸡鸭鱼肉。

无奈人过35岁,新陈代谢慢了半拍,吃下去的高蛋白都被储存在腰部,所以《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报道袁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情景:“袁世凯入场,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地走向主席台,他体态臃肿且有病容。他身穿元帅服,但领口松开,肥胖的脖子耷拉在领口上,帽子偏大,神态紧张,表情很不自然。”

胖子袁世凯如果去体检,一定是“三高”加重度脂肪肝。

这样的身材就是典型的减寿型体态,外加他朝九晚六,连续九小时不挪地方地在中南海办公,长此以往不出事才怪呢!

《 袁 世 凯 旧 影 》

旧京人物影像馆,晚清立此存照。

亲见亲闻还原洹上村,中西史料细说袁世凯。

图文还原多面袁世凯,以影像讲述晚清历史。

两百多幅罕见历史照片,亲见亲闻还原洹上村,数十段西人史料报道,活灵活现细说袁世凯。全书以珍贵的陈年旧影,多国的视野,鲜活的叙事风格,真实还原那段风雨飘摇的晚清岁月。作者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一百多年的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三下河南,造访袁世凯出生地项城、最后归宿地安阳,首次完整还原业已消失的“项城袁寨”和“安阳洹上村”,并亲绘了洹上村还原图。本书从这些百年前的珍贵影像及亲历者的印象回忆入手,梳理历史细节,为读者呈现出历史人物的真实面影。

作者简介

张社生,1984年在上海文广集团任文艺编导,1994年获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传媒艺术系电影和电脑特技专业硕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电视制作和影视独立制片人工作。2001年回国发展,多次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其参加执导的《森林之歌》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纪录片最佳编导奖。

心动价购买

《袁世凯旧影》

请复制以下字符后打开手机淘宝

到北京日报出版社天猫旗舰店购买

¥vdiObknjOul¥

您还可以登录亚马逊、京东、当当三大网站

优惠购买

编辑:闫书英

文字和图片来源于《袁世凯旧影》

北京日报出版社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