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場餐飲降價是一種多贏)

近日,寧夏銀川河東機場發佈消息,宣佈將全面下調餐飲價格,其中牛肉麪價格降幅達54%。

提起機場消費,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價格高,比如78元一碗麪條、59元一碗餛飩、28元一碗粥。機場消費“價高、質差、量少”,令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甚至一些收入較高的公衆人物也曾公開吐槽機場餐飲價格過高。因此,此次銀川河東機場全面下調機場餐飲價格,得到了網友的一致點贊。

客觀地說,火車站、機場等特殊經營場所的商品、服務價格,由於成本因素,比一般市場價格高一些,消費者並非不能理解,但一些普通商品的價格動輒高出數倍,甚至到了離譜的地步,就明顯超出了合理定價範圍。近年來,在相關部門推動下,國內機場餐飲等消費價格確實有了一些下降,“天價”餐飲在一二線城市大型機場已基本消失。不過,要完全做到機場消費與機場所在城市“同城同價”,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據報道,湖南長沙市黃花機場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該機場餐飲進入“平價時代”後,總體營業額卻增長了。這是因爲機場消費價格降到了合理水平,消費者願意在機場消費,在薄利多銷之下,機場商家營收不降反升,同時願意到機場開店的商家也多了,機場同樣從中受益。這說明,如果機場內的商家適當降低商品和服務價格,對消費者、對商戶、對機場管理方來說是一種多贏。

李再興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再興_NBJS90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