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晚上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白天还是爱犯困,就应该警惕这5种疾病了。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脂。

上班老是犯困?

又到了春困的时节了。

然而晚上睡不醒,

白天也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

这就是春困。

有没有“解药”?

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呢?

春天“困”难户,“湿”使然

春困,中医责之于“湿”。

内环境的湿:冬天脾胃的血供充足,消化良好,春天气血往四肢、体表散发,饮食习惯不变的情况下,脾胃虚弱怠工,脾虚生“湿”,内湿由此而生。

那么,哪些群体最容易犯春困呢?脾胃功能不足的人,其中以学生为典型群体。

不是有句打油诗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么?早上尚有书声琅琅,下午多是哈欠连天。

这是因为,孩子们的胃肠功能通常还没有发育完全,又必须承担大量的营养输送任务,高压力、高强度之下,到了春天,在内湿外湿的夹攻之下,难免倦怠。

警惕5种病可能伪装成“春困”

如果你晚上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白天还是爱犯困,就应该警惕这5种疾病了。

1

鼻炎

鼻炎会导致呼吸受阻,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如不及时治疗,鼻炎还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得患者睡眠时氧气不足。

专家建议,鼻炎患者平时可热敷鼻部及额面部,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

睡眠性呼吸障碍

专家介绍,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的人,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打呼噜突然中断)。

长此以往,身体所有器官都无法好好休息,导致白天很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3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脂。

4

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建议有上述症状,最好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监测,明确诊断。

5

心脏问题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如果犯困经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可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远离春困该怎么做?

面对春困我们该怎么办?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

保证睡眠

应对春困,首先要生活规律,保证夜里高质量的睡眠,不能熬夜。成年人要保证每天6至8小时的足够睡眠,午饭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小睡半个小时,睡醒后用凉水洗洗脸。

2

视觉刺激

在春天里,应该多外出走走,举目远望,将美丽的大自然尽收眼底,这样可以给自己很好的视觉冲击,从而有助于消除春困。

3

头部按摩

通过梳头、轻敲头皮等头部按摩,促进脑部供血供养,缓解困倦感。

4

多做运动

多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

5

膳食调节

推荐清淡饮食,多吃时令食材,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如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切忌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否则不利于人体的阳气顺应肝脏的疏泄而升发。注意健脾益气,在饮食上可多吃点甘味,以养脾脏。

6

司机注意

如果是开车时感到困倦,可以在太阳穴上抹点风油精,停下车活动一下,打开车窗保持车内通风,或者喝一些咖啡、茶等提神饮品。

午睡一下解救春困

对于上班族来说,要克服春困,利用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午睡应该睡多久?趴在桌上午睡合适吗?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