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晚上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白天還是愛犯困,就應該警惕這5種疾病了。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壓,已有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有長期大量飲酒、攝入高脂、高糖飲食等危險因素,且經常犯困,應儘早去醫院檢查血脂。

上班老是犯困?

又到了春困的時節了。

然而晚上睡不醒,

白天也感到睏倦、疲乏、頭昏欲睡,

這就是春困。

有沒有“解藥”?

對身體有沒有影響呢?

春天“困”難戶,“溼”使然

春困,中醫責之於“溼”。

內環境的溼:冬天脾胃的血供充足,消化良好,春天氣血往四肢、體表散發,飲食習慣不變的情況下,脾胃虛弱怠工,脾虛生“溼”,內溼由此而生。

那麼,哪些羣體最容易犯春困呢?脾胃功能不足的人,其中以學生爲典型羣體。

不是有句打油詩說“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麼?早上尚有書聲琅琅,下午多是哈欠連天。

這是因爲,孩子們的胃腸功能通常還沒有發育完全,又必須承擔大量的營養輸送任務,高壓力、高強度之下,到了春天,在內溼外溼的夾攻之下,難免倦怠。

警惕5種病可能僞裝成“春困”

如果你晚上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白天還是愛犯困,就應該警惕這5種疾病了。

1

鼻炎

鼻炎會導致呼吸受阻,引發大腦供氧不暢,導致犯困。如不及時治療,鼻炎還會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使得患者睡眠時氧氣不足。

專家建議,鼻炎患者平時可熱敷鼻部及額面部,或用電吹風局部加溫,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

睡眠性呼吸障礙

專家介紹,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礙的人,除了白天睏倦、乏力、嗜睡外,夜晚還會鼾聲如雷,且伴有呼吸間歇性停止(打呼嚕突然中斷)。

長此以往,身體所有器官都無法好好休息,導致白天很容易出現睏倦、乏力、嗜睡等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相關科室就診。

3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體內血液流動相對緩慢,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動脈內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造成血管管腔狹窄,導致大腦缺血缺氧。

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壓,已有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有長期大量飲酒、攝入高脂、高糖飲食等危險因素,且經常犯困,應儘早去醫院檢查血脂。

4

貧血

疲乏、睏倦是貧血最常見的症狀,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建議有上述症狀,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監測,明確診斷。

5

心臟問題

疲勞、乏力是各種心臟病常有的症狀。心臟病可以使血液循環不暢,新陳代謝廢物(主要是乳酸)積聚在組織內,刺激神經末梢,令人產生疲勞感。

如果犯困經常伴有心慌、胸悶等症狀,可到醫院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遠離春困該怎麼做?

面對春困我們該怎麼辦?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1

保證睡眠

應對春困,首先要生活規律,保證夜裏高質量的睡眠,不能熬夜。成年人要保證每天6至8小時的足夠睡眠,午飯後如果有條件可以小睡半個小時,睡醒後用涼水洗洗臉。

2

視覺刺激

在春天裏,應該多外出走走,舉目遠望,將美麗的大自然盡收眼底,這樣可以給自己很好的視覺衝擊,從而有助於消除春困。

3

頭部按摩

通過梳頭、輕敲頭皮等頭部按摩,促進腦部供血供養,緩解困倦感。

4

多做運動

多進行一些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

5

膳食調節

推薦清淡飲食,多喫時令食材,適當喫些辛甘發散之品,如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切忌進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否則不利於人體的陽氣順應肝臟的疏泄而升發。注意健脾益氣,在飲食上可多喫點甘味,以養脾臟。

6

司機注意

如果是開車時感到睏倦,可以在太陽穴上抹點風油精,停下車活動一下,打開車窗保持車內通風,或者喝一些咖啡、茶等提神飲品。

午睡一下解救春困

對於上班族來說,要克服春困,利用午休時間小睡一會兒是再好不過了。但是,午睡應該睡多久?趴在桌上午睡合適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