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世凯,不同时期,人们有过许多称呼:

袁项城(他的祖籍地);

袁宫保(清廷所赐"太子少保"衔);

大总统(从他53岁叫到56岁);

洪宪帝(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共83天);

卖国贼、窃国大盗(从民国叫到新中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

到底袁世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帝王“军师”、外交官、记者、传教士,以及一些重要人物,从不同视角,勾勒出袁世凯的轮廓。

敏感而灵活

1913年至1919年任美国驻华大使的保罗.芮恩施描绘他第一次见到的袁世凯:

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大总统。他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粗脖子圆脑袋,看来精力非常充沛。他两只眼睛长得优雅而明亮。敏感而灵活,经常带着机敏的神情。他敏锐地盯着来访的客人,但并不显露敌意,他老是那样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他的两只眼睛显示他多么敏捷地领悟(或者通常预料到)谈话的趋向,虽然,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似乎对每一个新的细节都能做出判断。

争做皇后

1916年1月13号,袁世凯在怀仁堂举行登基大典预演发生一件趣事。

袁世凯戴着皇冠坐着他旁边是三位夫人的宝座,按顺序往下排第一夫人盛装而入,磕头,坐在他的座位上过了好一阵子,第二夫人朝鲜人还不见踪影,严令下她才姗姗来迟,但拒绝做到指定的座位上,抱怨说袁世凯曾许诺她和第一夫人平起平坐,一听这话,第一夫人立即从宝座上跳下来,张牙舞爪的扑向第二夫人,负责登基仪式的司仪王新年无法出手制止后妃们的争斗,而且难于理数不合,结果袁世凯只得亲自从宝座上姗姗而下,拉开扭成一团的两位夫人。

孙逸仙:一个魔力惑人的命世英雄

孙中山、黄兴、陈其美分别在京受到过袁世凯的隆重招待。袁世凯把自己所住的石大人胡同迎宾馆腾出来,让孙中山下榻,以示恭敬。

孙中山曾经对人细述了见面时的观感:"跟他刚一见面,他是至诚至真的样子;进一步谈,你会发现他话中有锋芒,眼光四射,一般人是窥探不到他的真心思的。我是心中存疑,所以也以一派城府相对。等到日后看他做的事情,全跟说的不一样。他真是一个魔力惑人的命世英雄啊!"

袁世凯登基

别无选择

庄士敦讲袁世凯的反复与孙逸仙的“让贤”:

1898年,袁世凯背叛了光绪,皇帝1911年又背叛了宣统皇帝,1916年又背叛了中华民国。这个富有才干,但寡廉鲜耻的政治家当上了民国总统,并不是由于革命党人信任他,而是因为他们对他无能为力。

袁世凯称帝

已被革命党任命为临时大总统的孙逸仙,不得不将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人们经常以此来赞扬他宽宏大量,其实他也别无选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