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现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①胸外按压法:双手重叠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使其胸骨下陷5-6cm,频率为100-120次/分。喝酒会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低血压。

□ 王立祥

春运回家路上,除了做到起早赶路防寒“心”、长途久坐勤护“心”、睡于车中需唤“心”、高领围巾紧箍“心”、情绪波动连累“心”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服药饮酒易伤“心”

回家路上和春节期间,要切记服用某些药物会与酒发生反应而伤及生命。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药、感冒药之后,最好不要喝酒。喝酒会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低血压;服用镇静药后饮酒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可能导致行为紊乱;感冒药因大部分含有非甾体类药成分,喝酒后易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而一直服用抗凝血药的人群,如果喝酒可能因其抗凝血作用增强,导致消化道出血。

服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还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并伴有意识丧失。

腹泻脱水扰乱“心”

春运路上条件有限,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差等情况易造成腹泻。腹泻严重时易导致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人体内水分约占60%,正常人通过饮用水分补充体液,当体液不足,也就是“脱水”时,病人会出现无泪、口腔干燥、砂纸样舌面、尿色深黄,而且一天的总尿量也会减少。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

异物窒息要当“心”

不少人有在长途行驶的车上吃零食的习惯。在车上吃零食,尤其是紧急刹车或受到惊吓时,要小心零食落入气道引发窒息。如果周围有人发生窒息时,切勿慌乱,可运用海姆里克法进行施救。具体做法是,赶紧站到窒息者背后,环抱住其上腹部,并用拳头向内、向上顶,顺利的话,窒息者会把异物咳出来。如果窒息者是婴幼儿,要赶紧将其抱起,使其头向下低于臀位,拍其背部。如果窒息者已昏迷,要使其平卧,压其腹部。自救时,可以用力将腹部顶往椅背,也能使异物排出。

心跳骤停会救“心”

回家路上遇到突然倒地、心跳骤停的人,我们应该积极伸出援手。首先,运用“一呼二翻三摸四观”判断是否有心跳骤停——“一呼”呼叫无反应回声;“二翻”翻开眼皮眼球不动;“三摸”颈部动脉无搏动;“四观”胸腹部无起伏,根据这些可简易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发现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①胸外按压法:双手重叠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使其胸骨下陷5-6cm,频率为100-120次/分;②人工呼吸法:捏紧患者鼻孔并用双唇包住其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限1秒,频率8-10次/分;③腹部冲击法:双手掌重叠,掌根置于患者上腹部,快速向内向上方用力冲击。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发生心跳骤停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很低,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易使老年人出现胸肋骨骨折,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胸路不通走腹路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就派上了用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对腹部进行提拉与按压,通过使膈肌上下移动改变胸腹内压力,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

(作者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