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押中了24股的華寶基金,以1月17日收盤價計算,目前合計賬面浮盈利高達7939.52萬元,是目前打新首批科創板股票浮盈收入最多的機構。值得一提的是,近半年來首批25科創板企業行情漲幅可觀,近期尤甚,網下獲配機構浮盈頗豐。

財聯社 | 吳愛粧

科創板即將迎來首輪解禁!首批25家企業網下配售股將於1月22日(下週三)上市流通。

本輪解禁機構減持意願如何,對科創板的影響有多大?市場對此高度關注。

據《科創板日報》統計,首批25家解禁背後涉及136家獲配機構。去或留,這是擺在機構們面前亟需作答的選擇題。

25票在手,泰康資產亮了!

根據科創板自律委員會倡議,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基金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等六類中長線資金中籤賬戶將被隨機抽取10%鎖定半年。

如今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限售期將滿。

1月22日(下週三),科創板將新增1.24億股限售股票上市流通。以1月17日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解禁市值41.13億元。

多名市場人士向《科創板日報》分析,從解禁總市值和個股解禁數量流通股佔比來看,這一輪解禁規模並不大,預計對科創板整體影響有限。

機構人士同時也預計,本輪解禁機構減持動力較強。“之前我們做過統計,首批科創板企業上市後,打新的機構十天內就基本出清了。預計這一波解禁機構的減持意願仍然強烈。”一家中字頭券商投行總監認爲。

那麼,獲配首批科創板企業的機構投資者究竟有哪些?面對解禁有何計劃?

據《科創板日報》對首批25家企業的網下搖號中籤配售明細表進行統計,這批企業的配售對象爲92個-158個不等,背後涉及機構136家。

從中籤企業數量來看,機構們在科創板打新上斬獲頗豐。有多達35家機構中籤了20(含)家以上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

其中泰康資產收穫最豐,打中了首批全部25只股票。資料顯示,泰康資產成立於2006年,前身爲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中心。截至2018年末泰康資產管理資產總規模超過14000億元。

另外,國聯安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融通基金、華寶基金、東方基金中籤了24只首批個股,上投摩根、鵬華基金、泓德基金、國泰基金、大成基金中籤23只,新華基金、中信保誠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東方證券資管、交銀施羅德基金、嘉實基金、建信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也獲配了22只。

中籤20(含)只科創板首批股票機構名單;來源:《科創板日報》統計

餘下的機構,有32家獲配了10餘隻首批股票,69家獲配數只首批個股。

《科創板日報》向數家買方機構詢問了科創板限售股解禁後的買賣計劃,對方均回應解禁後的交易行爲較爲敏感,暫時不便透露。

136機構浮盈24億,華寶基金居首

值得一提的是,近半年來首批25科創板企業行情漲幅可觀,近期尤甚,網下獲配機構浮盈頗豐。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25家企業相對發行價的漲幅平均值達到了129.60%。其中漲幅最高的是中微公司(688012.SH),近期漲勢兇猛,市值突破千億。17日報收196.01元/股,較發行價高漲575.66%。

安集科技漲幅次之,近期股價也是連連翻紅,17日報收17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346.54%。

心脈醫療、樂鑫科技、南微醫學、瀾起科技股價相對發行價漲幅均在200+%。

沃爾德、虹軟科技、航天宏圖、西部超導、睿創微納、交控科技、華興源創、嘉元科技、瀚川智能、福光股份相較發行價漲幅達100+%。

漲幅最小的中國通號也有28.55%。

以1月17日的收盤價計算,科創板首批25股本輪解禁限售股的賬面浮盈合計23.77億元。其中,中微公司本輪限售股賬面浮盈最多,高達5億元;瀾起科技次之,限售股浮盈2.91億元;南微醫學2.11億元。樂鑫科技(688018.SH)、中國通號和虹軟科技本輪限售股的賬面浮盈也逾億元。

由此潛伏其中的機構個體賺的盆滿鉢滿。

從打新成本來看,136家機構獲配的首批個股數量不一,合計成本在10餘萬元到4000萬元不等,截至目前賬面浮盈爲10萬+至7000+萬元,平均每家賬面獲利1700萬元。

其中押中了24股的華寶基金,以1月17日收盤價計算,目前合計賬面浮盈利高達7939.52萬元,是目前打新首批科創板股票浮盈收入最多的機構。

泰達宏利基金浮盈位列第二,獲配22股成本僅1840.04萬元,浮盈收入達到5624.29萬元。

鵬華基金居第三,截至目前賬面浮盈4973.47萬元。

另外,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國泰基金配置首批科創板股票的賬面浮盈均在3000萬元以上。

浮盈3000萬以上機構名單;來源:《科創板日報》統計

下一步機構們動作如何,《科創板日報》將持續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