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台州這25道美食,你喫過幾樣?

來源:台州987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舌尖上的台州

台州:浙江省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北靠紹興市、寧波市,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

台州的人家逢年過節都會做:十五羹、清明青團、四月初八烏飯麻餈、六月六漾糕、九月九重陽糕、冬至滾圓等等,一年一年,就在這樣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中度過…

史上最全的台州25道美食,你嘗過哪幾道?

我叫“食餅筒” 我來自台州 號稱台州第一美食

麥油脂又稱食餅筒,餃餅筒,五虎擒羊,錫餅、麥筒煎、麥塌鍋、麥攤鑊,麥焦。

浙江台州市特有的傳統小喫,通常在端午節食用。屬於浙江菜,具有面皮薄韌、作料鮮香的特點。

我叫“仙居三黃雞”

我來自仙居 別人叫我中華第一雞

如果來到仙居,不喫仙居三黃雞,那是一大憾事。

有中華第一雞的美譽。仙居三黃雞一直沿襲傳統的大自然放養方式,長期放養于山坡、果園、溪灘,因此肉質細嫩,風味獨佳,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我叫“蛋清羊尾” 我來自臨海 別人叫我中華美食絕學

具有1400年的歷史的美食。中華一絕!!!

蛋清羊尾是上《中國菜譜》的地道臨海菜,因其取材“蛋清”,形狀似“羊尾”而得名。起源於我國浙南的古台州府臨海,其口感綿軟、香甜,且營養豐富。

我叫“溫嶺嵌糕” 我來自溫嶺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嵌糕也稱溫嶺夾糕、楚門糕頭,是浙江地區漢族特色糕類美食,就是在鮮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菜餚,是浙江省溫嶺特有的小喫。

溫嶺嵌糕製作方法,先是將粳米粉蒸熟搗揉做成糕塊,加入的餡料有紅燒肉片、豆腐乾絲、馬鈴薯絲、包心菜絲、蘿蔔絲、綠豆芽,等等。可再澆上一二調羹的鮮肉湯,則更是鮮美可口了。也可嵌上一根油條,或只放幾湯匙鹹菜筍絲。

我叫“三門青蟹” 我來自三門 橫行霸道是我的特點

三門青蟹,學名爲鋸緣青蟹,俗稱蝤蛑,產自浙江中部沿海的三門灣畔。肉食性營穴居,晝伏夜出。

三門青蟹種質資源純正,生長環境優越,肉質細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美容功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三門青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我叫“椒江炊圓”

我來自椒江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素餡的炊圓口味多變,還講究營養價值的搭配,蘿蔔絲蝦皮香鮮可口,茭白豆乾清爽滑嫩。

椒江小喫炊圓,一種是裏面包進用蔥、姜、酒調好的肉餡,跟包子餡料差不多,肉餡的炊圓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米夾雜着濃郁的肉汁,素餡的炊圓口味多變,蘿蔔絲蝦皮香鮮可口,茭白豆乾清爽滑嫩。

我叫“玉環敲魚面” 我來自玉環 在玉環無人不知

利用“敲魚面”做成的雞湯魚面、三絲魚面、翡翠魚面、清湯魚面等在餐館裏十分走俏。

將鮮魚最好是鮮海鰻剔出淨肉,撒上薯粉,用木槌敲擊,敲至發軔,像一張薄餅,放鍋裏烤至半熟,取出切絲就成魚面了,可存放一年半載不壞。燒羹、煮菜放一把,煮粉絲湯羹充當澆頭,都特別鮮美

我叫“長潭胖頭魚” 我來自黃岩 本地名頭最響的招牌菜

胖頭魚魚頭的做法一般分紅燒和白燒兩種,紅燒胖頭魚味重,湯汁呈琥珀色;白燒胖頭魚魚湯呈奶白色,濃稠鮮美,鮮香可口。

在黃岩橘鄉特色美食中,長潭胖頭魚,恐怕是本地名頭最響的招牌菜,它也是食客們怦然心動的一道美食。長潭水庫由於水質好,出產的胖頭魚肉質鮮美無污染,長潭胖頭魚因此聲名遠播,成了當地淡水魚中之上品

我叫“臨海麥蝦”

我來自臨海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臨海麥蝦其實這個稱呼也相當寫意,很能體現出“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的韻味。

舊時的“麥蝦”是臨海窮苦人家的主食。把麪粉加水調成漿糊狀,買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將漿糊削成一條一條下鍋,倒點蘿蔔、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鍋後一小坨一小坨,狀如彎曲大蝦,因此得名麥蝦。,常爲窮家所食!

我叫“薑汁調蛋” 我來自台州 全臺州人都愛我

核桃調蛋是浙江台州的漢族特色小喫,主料有核桃、薑汁、蛋、紅糖等。香醇可口,是營養豐富滋補佳品,

以前,核桃調蛋在平常百姓家裏算是一道上等的滋補品,只有坐月子的婦女或者身體虛弱需要補一補的人才可以喫得到。

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核桃調蛋香醇可口,是營養豐富滋補佳品,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主料有核桃、薑汁、蛋、紅糖等。

我叫“仙居八大碗”

我來自仙居 用我們的八大碗來招待台州人

仙居八大碗是浙江仙居漢族民間招待賓朋的正統菜譜,歷史悠久,選料地道,製作講究,排列嚴謹,適用廣泛,文化淵源深遠,是仙居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精典。

仙居八大碗分上四碗和下四碗,上四碗分別爲:蓮子(或白扁豆)、海蔘(或肉參)、魚膠即魚瓢(或敲肉)、翻碗肉;下四碗分別爲:筍(或茭白、筍乾)、炒肉(即豆腐條炒肉絲或香菇)、羊肉(或墨魚絲)、大雜燴(也稱腸什即豬肚、豬腸等加豆腐:切成不規則形狀)。具有仙居特色的泡鯗和肉皮泡在“八大碗”之外,菜餚上齊後用青菜洗口。

我叫“天台扁食”

我來自天台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扁食也是麥粉製成的食物。有點象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

扁食,天台人可以說是一年喫到頭。特別是春節,那是非喫不可的。除夕裹好,正月初一當晚飯。這與北方守歲時包辭歲的“餃子”(包時正值辭歲迎新時刻,稱“更歲交子”,諧音變說就成了餃子)的風俗相近。

我叫“泡蝦”

我來自台州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凡逢着集市節日或有社戲的節日裏,你就能找着這金燦燦香噴噴的泡蝦

泡蝦是浙江台州的漢族特色小喫,粉漿包裹,裏面加碎肉、雞蛋、蝦仁等,油炸而成。“泡蝦”是台州人的方言稱呼,泡蝦也不是“蝦”,它的原料是小麥粉。小麥粉和水攪拌成稠糊狀,用特有的器具取上適當的量,往裏加上調味好的肉碎作餡,可以再加幾顆鮮蝦仁,味道會更鮮美,

我叫“雞蛋麻餈” 我來自台州 台州人都喜歡喫我

在臺州,雞蛋麻餈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其做法簡單,口味香糯柔韌。

雞蛋麻餈是浙江台州非常受歡迎的一道漢族傳統名點,春節年節食品。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餬口。

我叫“玉環魚皮餛飩” 我來自玉環 台州第一餛飩

魚皮餛飩是浙江玉環縣非常有名的漢族小喫。

魚皮混沌是玉環的一大特色美食。味鮮爽口,而且比一般的餛飩個頭要更大一些,形似花朵,魚肉皮爽滑有勁道,口感鮮美,飽腹又養顏,魚皮混沌還是坎門人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我叫“溫嶺綠豆麪

我來自溫嶺  台州第一綠豆麪

綠豆麪以綠豆、大米、綠葉蔬菜以及澱粉、菜油爲原料。

台州特色美食中的一絕。絕的不僅是她的美味,還有她的名字。綠豆麪就自然是綠豆做的。若我接下來告訴你她們家族成員還有番粉皮,番粉糕,番粉糊呢?這時候你該遐想了吧。綠豆麪其實和綠豆並無血緣關係,竊以爲綠豆麪名字的來由只因其外觀色澤比較像綠豆。

我叫“烏飯麻餈

我來自台州 沒喫過我的一定不是台州人

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軟韌。成品外爲綠色,內爲灰黑,散發出香氣。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烏飯麻餈是台州時令小喫。每逢四月初八,台州地區耕牛統統休息一天,家家戶戶以烏飯麻餈犒勞耕牛,表示對人類忠誠的夥伴的敬意;當然,這樣的美食,除了給耕牛,人自然也不會放過。。

我叫“白水洋豆腐

我來自臨海  全國名豆腐

白水洋的豆腐都是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真真滷水點成,喫起來頗有懷舊的味道。

白水洋豆腐是浙江臨海漢族特色小喫之一,就算臨海人自己下館子喫飯,也少不了點一個白水洋豆腐!香聞全國!!

我叫“三門望潮

我來自三門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三門望潮小章魚的一種,產量不高,特鮮。入選《舌尖上的中國2》。值得一喫!

在浙東一帶,它被叫做望潮,名字很美,甚至有人把它與一個叫“望海潮”的詞牌名聯繫起來。據說潮汛來臨時,它的觸手會上下搖動,漁民可因此判斷潮水的漲落,大概這就是望潮得名的由來。

我叫“糟羹

我來自台州  全國名小喫

糟羹又叫山粉糊,也叫鹹酸粥,是浙江台州傳統的漢族小喫,

元宵節食品。糟羹以米粉,薯粉或藕粉爲主料調製而成,分鹹、甜兩種。各地元宵喫湯圓,而台州則是喫糟羹。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人們便會回家美美的喫起糟羹來。台州習俗是正月十四喫鹹的山粉糊,正月十五喫甜的山粉糊。

我叫“天台麥餅

我來自天台  在全臺州都很出名

麥餅是我們台州地區的傳統小喫,有節日的時候家裏就會做一些大家喫,以天台麥餅最有名

麥餅有甜有鹹,甜的以糖和芝麻爲餡,鹹的內放蝦皮、蔥花、肉丁、香乾,或摻以蛋等爲餡,擀成團扇大小狀,烙熟即成。

我叫“玉環水潺餅

我來自玉環  玉環人天天喫

水潺沿海地區又稱龍頭魚,當地風俗龍頭魚制餅拿來招待賓客有吉祥、順利之意,故水潺餅沿習至今。

水潺餅是浙江台州玉環傳統的漢族名點,擁有悠久的歷史,咬之有勁,喫之美味。是由漁民發明的,最早的水潺餅就是將水潺去頭、尾及刺,剁成魚泥滲入麪粉和老酒、生薑汁等,壓成圓形,烙熟即成兩金黃的魚香粉餅

我叫“路橋洋菜膏

我來自路橋  路橋人的最愛

洋菜膏也算得上是路橋的一種特產

說起這洋菜膏,外形有些類似龜苓膏,外觀上看是透明的,泛着些許黃氣,而從味道上比較,它比龜苓膏更滑嫩清涼,又不似燒仙草的綿軟,同時也沒有龜苓膏的苦味,只存絲絲清爽的氣息,氣味上則帶着薄荷的清新,在鼻尖彌散開來,頗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我叫“黃岩薑湯面”

我來自黃岩 下鄉人最愛喫噢

薑湯面是浙江台州的代表性漢族麪食小喫之一,先前只是浙江台州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現已成爲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喫。

許多黃岩人都將薑湯面視作不可少的食品。它的精彩之處除了豐富的澆頭(有蝦乾、豬肉絲、筍絲、香菇、金針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蟶子等),還在於它微辛濃郁的湯——帶着薑汁特有的香味。

我叫“椒江蛋餅

我來自椒江 椒江人的最愛

椒江蛋餅是椒江小喫的一絕,

椒江蛋餅:說它承載了很多老海門人記憶。只有椒江蛋餅纔是那麼的有味道、有嚼頭。

..........................................

推廣合作| 商務聯繫

聯繫微信:wzad0577

廣告合作:18267827251(僅接受廣告諮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