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在公園裏竄來竄去,辛勤的儲藏着堅果,少有幾樣東西能比這個畫面更能讓人感受到秋天的到來了。隨着天氣漸涼,樹葉變黃,松鼠們就開始爲冬天儲藏食物了。

但你是否曾經琢磨過,松鼠的室外冬儲項目能有多大用處?在花費老大勁兒藏匿自己的冬儲糧以後,當它們最急需的時候,真的能再次找到儲藏地點嗎?

首先,讓我們稍微回溯一下,因爲松鼠埋藏食物的方式能透露出一些有意思的線索。需要儲存食物過冬的動物並不是隨意而爲的:它們通常會使用兩種策略中的一個。它們要麼把所有食物一股腦都存在同一個地方,要麼會把食物分散藏在好幾個不同的地方。

大多數種類的松鼠都是分散儲藏的。“這樣的食物儲存方式可能是爲了避免食物放在一個地方會有很大的損失風險而進化出的,”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Mikel Maria Delgado表示,他研究松鼠行爲已經有好幾年了。換句話說,將食物分散的越開,那麼松鼠飢餓的競爭者找到它們的幾率也就越低,而冬儲糧被競爭者一次性全都毀掉的風險也會越低。

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之上的一個近期研究中,Delgado展現了松鼠會根據幾個特點來分配埋藏它們的口糧,比如說根據堅果的種類。這被稱爲“組塊(chunking)”,研究也顯示出在其他的物種中,如此的行爲能讓動物在腦海中組織它們的儲糧,在之後可能也能幫助到它們回憶儲糧的地點。

這駁斥了松鼠是隨意儲藏食物,然後只有靠撞大運才能找到儲藏點的觀點。“我認爲關於松鼠如何操作埋藏食物這一研究主體明確表明它們的行爲並不是隨機的,”Delgado告訴Live Science說。相反的,它們顯然在儲藏食物上是經過了精心策劃。

研究顯示,根據不同的松鼠種類和堅果類型,松鼠大概能找回全部冬儲糧中的95%。顯然這就完全不是運氣問題了。

長久以來,人們認爲松鼠是靠嗅覺找回食物的。雖然嗅覺肯定沒跑,但研究暗示松鼠的記憶則扮演了更爲至關重要的角色。

1991年,發表在《動物行爲》雜誌上的一篇影響重大的研究文章顯示,就算多隻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彼此之間埋藏食物的地點很近,之後它們也能精確地找到自己的儲藏地拿取食物。數個其他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顯示出松鼠的空間記憶能將它們導航至自己的食物儲存點。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比如說儲藏點被積雪覆蓋,嗅覺就幫不上大忙了。因此松鼠依靠記憶是有道理的。

“雖然分散儲糧的松鼠可能也會用到它們的嗅覺來尋找儲糧點,但它們肯定是記住了這些地點。我們還不清楚準確的機制,但可能會包含環境中的空間線索,”Delgado告訴Live Science說。

Pizza Ka Yee Chow是日本北海道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從事松鼠認知的研究,她也同意這一觀點。“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我認爲它們會使用一些標誌物。它們能認出周圍的樹,然後會測量樹與樹之間的距離以及樹和自己的窩之間的距離,”她說。

Delgado是第一次在松鼠中發現有組織的組塊行爲,或許也爲它們尋找到儲藏的食物提供了記憶線索。Delgado在文章中寫道,這種策略能夠“減輕記憶負荷”,並且幫助松鼠能夠回憶起儲藏地。“沒人直接測試組塊對松鼠的潛在益處,但我們推測它或許能幫助松鼠在以後找回藏起來的食物,”她說。

研究人員也觀測了當松鼠在受限的區域中分散儲存食物的時候,它們似乎也能靠儲藏點之間的聯繫來記住儲藏點,暗示着它們能把食物的儲藏點在腦海中製成一張詳盡的地圖。

其他針對松鼠行爲的研究也爲松鼠找回食物是靠記憶這一觀點增加了可信度。在2017年Chow發表在《動物認知》雜誌上的研究,她展示出了松鼠極強的記憶力跨度,在松鼠學會如何完成困難的任務的兩年多以後,它們還能記住解決方法。這也表明了長期記憶是松鼠能夠精確回憶起它們的堅果儲藏地的原因之一。

數十年來,太多研究爲我們揭示了松鼠不爲人知的一面。比如說,研究人員認爲松鼠甚至還會對它們要儲藏的食物進行品質篩選。松鼠在儲藏堅果之前,會認真挑選好一會兒,有時候這或許能幫助它們挑選出營養物質最高的堅果,品質不好的就可能會爛在地裏了。

松鼠也通常會在埋藏堅果的土壤上面精心鋪蓋樹葉來進行遮掩。而且,在有其它松鼠在場的時候,它們還會假裝在埋藏堅果,然後再跑到另外一個祕密地點把真正的堅果藏好。

本質上,松鼠會神神祕祕的將堅果藏起來,但是這種行爲並沒什麼神經質的。Chow說:“我們覺得這些小傢伙可能比我們所想的要聰明的多。”

本文譯自 Live Science,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