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權於公衆號:開店筆記

一位老闆是開童嬰服裝店的,八個月了,在位置不是很好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他對自己小店取得的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盈利,但她並不滿現狀。

現在她的問題是店面位置有點偏,而且有點小,目標顧客不集中,產品也比較單一,她想到了連個發展方向,這也是讓她糾結的地方。

一、關掉店面,去好的位置找個大店,形象做得更好,同時產品豐富起來,增加嬰兒游泳和兒童遊樂區。

二、小店繼續做着,去其他地方開分店。

看到這裏,不知道你此時的建議會是什麼?

我估計很多人會覺得第一種也不錯,大店有面子,覺得賺的錢也會更多,同時想加什麼產品就加什麼產品。現實中,很多人第一個店成功,緊接着就開大店,而且覺得越豪華越好。

不得不說,這種擴張的風險很高,因爲它跟第一個成功的店不像了。老闆說要換到更好的位置,更大店面,形象更好,那開店投入意味着要大幅增加,增加嬰兒洗浴和兒童娛樂,那人工成本也會大幅增加,管理難度也增大很多。對於纔開8個月店的新手老闆來說,這些問題還很難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成功率更高的方法是繼續開小店,延續現有的選址策略,產品組合和宣傳推廣策略。

小店雖然小,但也許小就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小”有很多的優點,運營成本低,產品更聚焦,而且船小好掉頭,經營方式可以更靈活,對於新手老闆來說,更容易把控。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一定要把之前成功的因素找出來,分店也一定要把這些成功的因素複製過去,而且一定要堅持。

劉潤講過幾句話,讓我影響很深刻,他說:比起好產品,做好產品的方法更重要;比起好顧客,找到好顧客的方法更重要;比起好員工,產生好員工的制度更重要。

我要說,一個成功的店不重要,如何把店做起來的策略、流程和方法纔是最重要的。大部分老闆可能會總結失敗的教訓,因爲失敗讓人清醒,印象更深刻,成功了反而覺得理所當然,不去深刻分析到底是因爲什麼成功。

所以,學習開店並不只是學習產品的製作方法,更是學習產品製作的邏輯;並不只學習產品技術,更是學習如何運營產品,從0到1做成一個生意,爲目標顧客提供價值;並不只是來認識我們的目標顧客,更是學習如何找到這些顧客,並且留住他們;並不只是學習開一個店,而是更深刻理解老闆自身價值如何有效的傳遞給顧客。

反過來,學習和個人成長也一樣,既要學到具體的方法和技巧,更好理解這些方法起作用的原理;懂得很多知識固然好,更好的是懂得如何獲得這些知識。 文章來源於公衆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