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知乎高赞回答:后来才发现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

01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说:

以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我们总是羡慕他人的生活,却不知道他人生活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超强的自律。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作者朋友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的年终总结,总结里提及到她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和对自己的一些规划。

看完这篇文章后,从心底里佩服她的自律。她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很清楚自己该如何去做。

我们都甘于平凡,却都不甘于平庸。或者说,我们都害怕自己活得很平庸。而在拒绝平庸的前提下,就是保持自我自律。

02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心理学著作一书的开篇写道:“人生苦难重重。”

以前,我对这句的话理解是,我们这一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和挫败。

后来,当我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当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能选择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而在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去管束自己,做到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

2018年,是我这些年来,遇到问题最多且不太好的一年。那一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以至于在遇到问题时,有些措手不及。

但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面对与解决。冷静下来后,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生活、工作、写稿、看书、兼职等等,时间就这样被自己安排的很满。

虽然,那一年过得并不好,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规划与自律。早睡早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把每一件事情尽可能的做好。慢慢地,真的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自身的成长。

不是因为优秀才自律,而是自律了才能变得优秀。所以,那一年,也是我进步最快的一年。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03

李开复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以前,我也总是什么事都是说说而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没有鱼,网也没有了。

但是,当我们逐渐去改变,并习惯了好的生活模式,自我规划与约束,我们就能变得越来越好。

自律,不是刻意,是接受与习惯。是面对诱惑时,知道该如何拒绝,是拒绝拖延症。

自律不在于表现,而在于思维模式的改变,以及自我努力成长与约束,它更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不好的思维模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敢于和别人不一样。

04

之前,阅读《自控力》时,读到这样一段话:“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它们不是意志力的全部。要想在需要“说不”时“说不”,在需要“说好”时“说好”,你还得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有了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和目标,我们就会释放出能量付出行动,愿意去为此而努力。

所以,要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

自律,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但是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自律呢?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小方法:

1、制定计划,并付出行动

很多时候,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明明一直在忙,但完成的效率却很低?那这个时候,你需要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一个一个的去完成。

我们可以从日计划到周计划再到月计划、年计划。慢慢地去计划与完善,把时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每天做事情之前,给自己列一份 To do list 。然后,有计划性的去完成。

当然,在写下清单规划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节点,不要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这样效率低,还很影响心情。

计划制定好之后,就是行动。每完成一项做一个记录,一目了然。

2、学会拒绝诱惑,远离手机

生活中充满形形色色的诱惑,诱人的垃圾美食,不断打折的衣物、鞋子、包包等等。虽然,这些看起来也许是一一件件小事,但是大事都是由小事堆积。

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上升的。不是说,我们不要有欲望,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购买自己所真正需要的。

而拒绝避免诱惑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远离手机。不要把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手机,应该是我们的实用工具,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工具。

3、坚持早睡早起

好的作息习惯,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我已经很少熬夜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入睡,早上六点起床。

在这个习惯下,我发现自己每天的状态是比较好的。不管是早起写作,还是看书都会很享受这样的时间。早起,真的能做很多事。

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是自制力、自律的体现之一。

4、拒绝拖延症

拖延症真的很容易拖住我们行走的后腿,它是人的天性。

比如,有些工作和计划明明当天就可以完成,但偏偏要拖到次日完成。这样无限循环,事情就是在反复堆积。往往这种态度、想法容易让人出现烦躁、自责的心理,计划也很容易泡汤。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一旦有了计划,需要去做的时候不要拖到最后一刻再去完成它。

任何事都要有所准备,针对性、计划性的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当慢慢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拖延症也会逐渐消失。

拒绝、打败拖延症是自律的前提。

5、坚持阅读

意志力与聪明和才华无关,与坚持有关。

当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时,那就保持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吧。坚持每天放下手机,阅读一个小时的书。

在书里,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

05

最后,我想分享山本耀司说过的一句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不鼓励刻意自律,但希望我们都能越来越自律,越来越好。

对自己狠一点,才能越接近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