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元二八丹 黄连(八两) 白芍 当归 生地 乌梅(各五钱) 雄猪肚一个,入药末于内,线缝,蒸熟捣丸。以黄连入平胃散与之,饮药少顷,熟睡二时,不索食,不泄泻。

《易氏医案》

端昌王既白之妃,患泄泻,屡用脾胃门消耗诸药,四五年不能止。一医用补中益气汤,人参三钱。服一月,不泻。忽一日胸膈胀满,腹响如雷,大泻若倾,昏不知人,口气手足俱冷,浑身汗出如雨,用人参五钱,煎汤灌苏,如是者三。病者服久,自觉口中寒哕。医者以为出汗过多,元气虚弱,于前汤内加人参三钱,酸枣仁、大附子、薄桂各一钱,昏厥尤甚,肌肤如冰,夏暑亦不知热。二年计服过人参二十五斤,桂、附各二斤,酸枣七十斤。至己已冬,饮食入口,即时泻出。腹中即饥,饥而食,食即泻,日十数次,身不知寒,目畏灯火。

予初诊之,六脉全无,久诊六部来疾去缓,有力如石。闻其声尚雄壮,脉亦有余。自予断之,乃大郁火证也。以黄连入平胃散与之,饮药少顷,熟睡二时,不索食,不泄泻。饮五日,方知药味甘苦。即用通元二八丹,与汤药间服。一月饮食调和,其病遂愈。

予用前药,众皆惊曰:久泻之病,饮下即出,六脉俱无,虚弱极矣。先生言六脉有余,而用黄连寒苦之物止泻,实吾辈所不知也。

予曰:此乃亢极之病,火极似水。若以为虚弱而用补药,是抱薪救火矣。

众曰:既云是火,则火能化物,今食物不化何也?

予曰:譬如铳炮,先已有药在内,遇火即时充出。《书》有曰:胃中有热难停食。正合此也。果是虚弱之证,前已用过参、附等药数十斤而不愈耶?予以黄连四钱为君,以泻火热;用平胃散为脾胃之引。因此病火势甚烈,不可偏用苦寒之黄连,兼用苍、朴四味之温,以缓治之。此所以用平胃散而效也。通元二八丹 黄连(八两) 白芍 当归 生地 乌梅(各五钱) 雄猪肚一个,入药末于内,线缝,蒸熟捣丸。姜汤下。

相关文章